当前位置:考高分吧中小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二学习初二语文初二语文知识点初二(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 正文

初二(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

[02-12 18:15:45]   来源:http://www.kgf8.com  初二语文知识点   阅读:8721

概要:(5)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蕃:多。(6)濯清涟而不妖。 濯:洗涤。妖:美丽而不端庄。(7)亭亭净植。 植:立。(8)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亲近而不庄重。(9)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少。(10)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宜:应当。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用原文填空。(1)《陋室铭》中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陋室铭》中从反面写陋室主人高雅脱俗的生活情致的句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3)《爱莲说》中从生长环境表现莲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4)《爱莲说》中从体态香气方面写莲正直、芳香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5)《爱莲说》中写莲的清高风度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6)《爱莲说》中高度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句于是莲,花之君子者也。点拨;“牍”、“淤”、“濯”“涟”“亵”等字字形较复杂,容易写错。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子,

初二(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标签:八年级语文知识点,http://www.kgf8.com

  (5)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蕃:多。

  (6)濯清涟而不妖。 濯:洗涤。妖:美丽而不端庄。

  (7)亭亭净植。 植:立。

  (8)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亲近而不庄重。

  (9)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少。

  (10)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宜:应当。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陋室铭》中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陋室铭》中从反面写陋室主人高雅脱俗的生活情致的句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爱莲说》中从生长环境表现莲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爱莲说》中从体态香气方面写莲正直、芳香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5)《爱莲说》中写莲的清高风度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爱莲说》中高度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句于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点拨;“牍”、“淤”、“濯”“涟”“亵”等字字形较复杂,容易写错。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丁)。

  点拨:重点理解“惟”“馨”等词浯。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嘈杂的音乐声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点拨:重点理解“丝竹”“乱”“案牍”“形”等词。

  (3)何陋之有? 有什么简陋的呢?

  点拨:此句句式为宾语前置,翻译时要调整词序,使之符合现代汉浯习惯。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唯独喜爱莲出白淤泥而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点拨;重点理解“染”“濯”“清涟”“妖”等词语。

  (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只可以远远地欣赏却不可贴近去玩弄啊。

  点拨:重点理解“观”“亵玩”等词语。

  (6)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明说过。

  点拔:重点理解“鲜”“闻”等词语。

  (7)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对于牡丹的爱好。人该是很多了。

  点拨:重点理解“宜”“众”等词语。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1.默写《陋室铭》全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2.默写《爱莲说》第1段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陋室铭》的作者是唐朝文学家刘禹锡。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2.《爱莲说》的作者是北宋(朝代) 哲学家周敦颐。 www.kgf8.com

  【第23课 核舟记】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器皿mǐn 罔wǎng 贻yí 八分有奇jī

  箬ruò篷 糁sǎn 峨冠guān 髯rán

  楫jí 篆zhuàn 壬戌rén xū

  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1)为宫室、器皿、人物。 为:做,指雕刻。

  (2)罔不因势象形。 因:顺着,就着。

  象:模仿,指雕刻。

  (3)尝贻余核舟一。 贻:赠。

  (4)高可二黍许。 可:大约。

  (5)其两膝相比者。 比:靠近。

  (6)佛印绝类弥勒。 绝:极。 类:像。

  (?)矫首昂视。 矫:举。

  (8)神情与苏、黄不属。 属:相类似。

  (9)珠可历历数也。 历历:分明可数的样子。

  (10)其人视端容寂。 端:端正,正视。

  (11)其船背稍夷。 夷:平。

  (12)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盈:满。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诎右臂支船。

  诎通屈 解释为:弯曲

  (2)左手倚一衡木。

  衡通横 解释为:横放

  (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通拣 解释为:挑选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2)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3)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窃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

  点拨:注意“罔”“箬”“篷”等字的字形。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

  点拨:重点理解“罔不”“因”“象”等词语。

  (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许多胡须的是苏东坡。重点理解”峨”“冠”“髯”“为”等词语。

  (3)苏、黄共阅一手卷。

  苏轼和黄庭坚一起看一幅横幅的书画卷子。

  点拨:古代汉语数词后往往省略量词,翻译时要补上。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初二语文知识点八年级语文知识点初中学习 - 初二学习 - 初二语文 - 初二语文知识点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初二(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