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高分吧中小学教育初中学习中考复习中考历史复习资料2017中考历史材料题:钓鱼岛之争与中日关系» 正文

2017中考历史材料题:钓鱼岛之争与中日关系

[05-17 21:42:42]   来源:http://www.kgf8.com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阅读:8163

概要:三、如何看待名古屋市长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言论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残暴罪行,铁证如山,国际社会对此早有定论,不容置疑。公开否认南京大屠杀,歪曲历史,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也影响了中日间的健康、稳定合作。希望日方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正确认识和对待日本侵华历史,维护中日关系政治基础。 www.kgf8.com四、中日关系的认识1.近代两次中日战争的结局、影响和启示结局:(1)甲午中日战争:①结果:中国战败。②原因:清政府的腐败、落后和统治者的避战求和、妥协退让政策。日本正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经济力量强大。(2)抗日战争:①结果:中国胜利。②原因: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或人民战争路线),坚持敌后抗战,对战争的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抗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和爱国华侨的支持。影响:(1)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①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增加了中国人民

2017中考历史材料题:钓鱼岛之争与中日关系,标签:中考历史复习资料大全,中考总复习,http://www.kgf8.com

  三、如何看待名古屋市长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言论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残暴罪行,铁证如山,国际社会对此早有定论,不容置疑。公开否认南京大屠杀,歪曲历史,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也影响了中日间的健康、稳定合作。希望日方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正确认识和对待日本侵华历史,维护中日关系政治基础。 www.kgf8.com

  四、中日关系的认识

  1.近代两次中日战争的结局、影响和启示

  结局:

  (1)甲午中日战争:①结果:中国战败。②原因:清政府的腐败、落后和统治者的避战求和、妥协退让政策。日本正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经济力量强大。

  (2)抗日战争:①结果:中国胜利。②原因: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或人民战争路线),坚持敌后抗战,对战争的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抗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和爱国华侨的支持。

  影响:

  (1)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①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增加了中国人民的沉重负担;③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加剧了日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甲午中日战争后,引发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中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2)抗日战争中国的胜利,扭转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启示:(l)不断提高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坚决反对日本的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2)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推行友好外交,壮大世界和平力量。(3)积极开展对外经济交流和合作,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4)战争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也给亚洲包括日本人民带来了灾难,亚洲人民应时刻警惕日本的右翼势力。

  2.新中国成立后,中日关系的改善和主要障碍

  (1)改善:1972年中日建立外交关系,但中日关系的发展是不顺利的。

  (2)主要障碍:历史教科书问题、参拜靖国神社问题、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东海油气田问题。

  3.日本当局修改历史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的目的、实质及影响。

  (1)目的:否认侵略,美化战争,掩盖日本在中国及亚洲犯下的滔天罪行.

  (2)实质:日本右翼势力抬头,军国主义在复活。

  (3)影响:这些做法严重伤害了中国和亚洲人民的感情,不利于日本同亚洲各国特别是中国的友好往来,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安宁,威胁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4.在台湾问题上日本政府的正确做法应该是什么?

  日方应该谨言慎行,不向“台独”势力发出错误信号,不让“台独”破坏中日关系,危害地区和平。

  5.看待钓鱼岛问题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日方任何旨在强化对钓鱼岛控制的做法都是非法的,他们的行为是对中国领土主权和公民人权的严重侵犯。

  6.处理中日关系的正确态度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7.战后日本的崛起对我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带来的启示

  (l)要善于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坚持改革开放,国家才能强大起来。

  (2)要倡导科教兴国战略,努力发展教育事业,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

  (3)要坚持对外开放.引进外国先进科技。

  (4)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保持社会的稳定。

  8.青少年应怎么做?

  (1)牢记历史.珍爱和平。

  (2)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报效祖国,使祖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3〉呼吁日本右翼势力,深刻反省历史,不能再把日本人民和世界人民拖入战争泥潭。 www.kgf8.com

  【中考考场】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3年,美国强行打开日本的大门后,西方列强纷纷侵入日本。日本经济遭到摧残,国家主权不断丧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

  材料二:1931年,日本的工业总产值比1929年下降了1/3,进出口贸易额下降约50%,失业者多达300万,在业工人工资降低了1/3以上。1/3的农民失去土地,许多地方发生饥荒,农民要求减租的斗争达3400多起。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日本300万人丧生,所有大城市都因空袭而遭到严重破坏,全国1/4的财富被毁,生产水平只相当于战前的1/3,经济陷于崩溃。

  (1)材料一、二、三反映了日本发展史上的三次危机。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三次危机出现的直接原因。

  (2)为摆脱这三次危机,日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这些措施实施的结果,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的重大影响分别是什么?

  2、材料一:隋唐时期中日交流频繁。日本多次派使团到唐朝学习,把唐朝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科技文化带回到日本,推动了日本的社会改革,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

  材料二:清朝前期,统治者以天朝大国自居,认为国内 “物产丰盈”不需要外洋货物,所以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既严格控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又限制中国商民出海,厉行海禁“片帆不许下海”。造成了清政府的与世隔绝,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材料三:1853年,美国强行打开日本的大门后,西方列强纷纷侵入日本。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日本向欧美学习,实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发展成为亚洲资本主义强国。

  (1)结合材料一,试举出唐朝时中日友好交流的一个事例。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中考历史复习资料大全,中考总复习初中学习 - 中考复习 -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保存 | 打印 | 关闭
《2017中考历史材料题:钓鱼岛之争与中日关系》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