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高分吧范文写作党团资料事迹材料XX广播电台新闻部事迹材料» 正文

XX广播电台新闻部事迹材料

[10-19 22:59:29]   来源:http://www.kgf8.com  事迹材料   阅读:80

概要:此外,新闻部还结合“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等一系列重要节日,相继推出了《巾帼风采》、《劳动者》、《杰出青年》等系列报道,向社会介绍了清洁女工孙国庆、招商能手赵长桂等众多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这些活生生身边典型的宣传和推出,在全市营造了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浓厚氛围,为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四、实践三个贴近,打造精品力作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我们的办台宗旨。近年来,新闻部注重对社会和民生的关注,通过走访基层群众,了解群众需求,先后开办了《金色田野金色风》、《801新闻网》、《作客淮安台》、《媒体广场》、《房产经纬》、《直播淮安》、《热线追踪》等一系列贴近群众需求、贴近生活的栏目,备受听众欢迎。 作为农业大市,我市广大农村群众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为此,新闻部创办的《金色田野金色风》,了解群众所需,设置针对性、贴近性强的栏目。目前,这档专业的对农节目已经开办了《政策解读》、《农技指导》、《务工指南》、《致富之路》、《农家热线》等多个子栏目,内容涵盖了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 为了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

XX广播电台新闻部事迹材料,标签:先进事迹材料,教师先进事迹材料,http://www.kgf8.com
此外,新闻部还结合“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等一系列重要节日,相继推出了《巾帼风采》、《劳动者》、《杰出青年》等系列报道,向社会介绍了清洁女工孙国庆、招商能手赵长桂等众多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这些活生生身边典型的宣传和推出,在全市营造了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浓厚氛围,为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四、实践三个贴近,打造精品力作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我们的办台宗旨。近年来,新闻部注重对社会和民生的关注,通过走访基层群众,了解群众需求,先后开办了《金色田野金色风》、《801新闻网》、《作客淮安台》、《媒体广场》、《房产经纬》、《直播淮安》、《热线追踪》等一系列贴近群众需求、贴近生活的栏目,备受听众欢迎。   
作为农业大市,我市广大农村群众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为此,新闻部创办的《金色田野金色风》,了解群众所需,设置针对性、贴近性强的栏目。目前,这档专业的对农节目已经开办了《政策解读》、《农技指导》、《务工指南》、《致富之路》、《农家热线》等多个子栏目,内容涵盖了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   
为了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为民解忧排难,今年4月,新闻部采编人员大胆设想,勇于创新,尝试创办了 “热线追踪”栏目,给群众提供了与相关职能部门交流、沟通互动的平台,群众有什么问题,现场就可打电话咨询反映,记者及时与职能部门沟通协调。创办之初,曾经创下了一个上午20个电话的记录,直到中午,电话铃声还不断。自开办以来,该专栏已先后解答问题400多个。   
在做好栏目创新的同时,新闻部还注重以平民视角,关注普通百姓的平常生活,先后宣传了孙锦忠、王玉兰、杜风云等一批生活在社区乡间的平民英雄。洪泽县农民杜风云,11年前入伍参军时,曾经有过舍己救人的壮举,而多年来,杜风云对此只字未提,默默无闻的生活工作着。20XX年,当年被杜风云从深井中救出的安徽和县农民张久龙经过多方打听,终于在洪泽找到了杜风云,当面向他表示了感谢。获知此事后,新闻部的记者迅速行动,不辞劳苦,来回奔波安徽和县及洪泽县之间,采访事件的亲历者,推出了新闻专稿《寻找英雄》,深深地感动了广大听众,这篇稿件也被评为江苏省20XX年度广播新闻奖二等奖。   
五、注重对外宣传,提升淮安形象   
新闻部作为市电台对外宣传的主力军,在对外宣传工作中,他们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大活动,把淮安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型工业化、开展全民创业、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淮安的伟大进程中的新举措、新业绩、新成果、新经验作为对外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做到把最能体现淮安特色、最能代表淮安形象的选题作为对外宣传的主旨,把与淮安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密切的亮点作为对外宣传的主题,把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作为对外宣传的主线,自觉主动地服从服务于我市“全面奔小康、建设新淮安”、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一大局。   
瞄准大台大报,主攻头版头条,新闻部广播外宣硕果累累,亮点频频。20XX年新闻部在省台的用稿量跃居全省第二名,获得优胜奖;今年以来,外宣工作又取得新突破,新闻部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用稿十篇,其中,7月16号《全国新闻联播》在头条播发了《淮安全力防御第二次洪峰》;在省电台、新华日报用稿130多篇,其中江苏人民广播电台在7月10号的早新闻头条全文播发了《二河闸开闸放水 淮安安全转移沿岸群众》。   
六、恪守职业准则,传递时代精神   
面对素不相识的贫弱群体,新闻部记者传递的是爱心与帮助。淮安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原新闻部主任王晓雯在采访“留守儿童”时,看到一位老人带着“留守孩子”生活艰辛,于是她把身上仅有的200块钱留给了老人,回来后,她又购买了200多元的学习用品寄给那个留守孩子;记者武亚莉在市区闸北派出所采访时,了解到安涉桥小区的一位老人家庭贫困,无钱就医时,她毅然留下了200元钱……扶助贫弱,施以援手,发生在记者身上的感人的故事不胜枚举,就是在这样的小事中,他们向听众、社会传递出了淮安广播人的精神:真诚、友爱。   
面对暴力、金钱的威胁利诱,他们恪守的是职业道德。记者张涛在采访一家中学涉嫌乱收费时,对方找到记者拿出两条香烟,被断然拒绝;记者晏晓芳调查一家房地产公司违规售楼情况时,房地产商态度蛮横,晏晓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说服了开发商;在很多舆论监督采访中,记者受到威胁、辱骂,但大家没有过退缩。   
风雨中,淮安人民广播电台走过了48年,坎坷中,年轻的记者们精英辈出。和谐高效,求是创新,这是几代电台人用激情和奉献沉淀出来的一种新闻职业精神。正是这样一种精神,召唤着广播人永不停步,奋力前行。

上一页  [1] [2] 


Tag:事迹材料先进事迹材料,教师先进事迹材料党团资料 - 事迹材料
保存 | 打印 | 关闭
《XX广播电台新闻部事迹材料》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