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高分吧中小学教育高中学习高一学习高一语文高一语文模拟试题高一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正文

高一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02-14 13:58:05]   来源:http://www.kgf8.com  高一语文模拟试题   阅读:8547

概要:我越来越思念我的故乡,也越来越尊重我的故乡。前不久,我写信给一位青年作家说:“写文章得罪人,是免不了的。但我甚不愿因为写文章,得罪乡里。遇有此等情节,一定请你提醒我注意!”最近有朋友到我们村里去了一趟,给我几间老屋拍了一张照片,在村支书家里,吃了一顿饺子。关于老屋,支书对他说:“前几年,我去信问他,他回信说,也不拆,也不卖,听其自然,倒了再说。看来,他对这几间破房,还是有感情的。”朋友告诉我:现在村里,新房林立;村外,果木成林。我那几间破房子留在那里,实在太不协调了。我解嘲似地说:“那总是一个标志,证明我曾是村中一户。人们路过那里,看到那破房,就会想起我,念叨我。不然,就真的会把我忘记了。”但是,新的正在突起,旧的终归要消失。18、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4分)A. “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这两句诗,使人不禁自然联想到李白“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的诗句,它们全都浸透着浓烈而缠绵的思乡之情。B. 文章以诗开头

高一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标签:高一语文试题大全,高中语文学习方法,http://www.kgf8.com

  我越来越思念我的故乡,也越来越尊重我的故乡。前不久,我写信给一位青年作家说:“写文章得罪人,是免不了的。但我甚不愿因为写文章,得罪乡里。遇有此等情节,一定请你提醒我注意!”

  最近有朋友到我们村里去了一趟,给我几间老屋拍了一张照片,在村支书家里,吃了一顿饺子。关于老屋,支书对他说:“前几年,我去信问他,他回信说,也不拆,也不卖,听其自然,倒了再说。看来,他对这几间破房,还是有感情的。”

  朋友告诉我:现在村里,新房林立;村外,果木成林。我那几间破房子留在那里,实在太不协调了。

  我解嘲似地说:“那总是一个标志,证明我曾是村中一户。人们路过那里,看到那破房,就会想起我,念叨我。不然,就真的会把我忘记了。”

  但是,新的正在突起,旧的终归要消失。

  18、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 “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这两句诗,使人不禁自然联想到李白“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的诗句,它们全都浸透着浓烈而缠绵的思乡之情。

  B. 文章以诗开头,从梦境写起,娓娓道来,情真意切,特别是对“文化大革命”后两次回老家的描写,把对老家的思念置于社会的大背景中,使主题得以深化。

  C. 文章第五段作者从自己的12岁写起,叙述自己一生各个重要阶段和老家若即若离的种种联系,写得简约而概括,形象地表现了作者自始至终的思乡之情。

  D. 作者以不断的梦境和悠悠的回忆,来化解思乡而又不想再回去这种内心世界的矛盾,通过内心潜意识的冲突来点染思乡之情,写得真实可信,富有感染力。

  E. 文章倒数第二段,作者说:“那总是一个标志,证明我曾是……不然,就真的会把我忘记了。”一席话意味深长,主要表明作者生怕被家乡父老遗忘的担心。

  19、第八段中,作者对老家河流、风沙、屋顶、炊烟、做饭的人……的回忆,主要运用什么样的描写手法?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5分)

  20、统观全文,简要分析作者对老家有什么样的复杂的心情?(6分)

  五、语言知识运用(12分)

  21、把下面三个短句改为一个语意连贯的长句。(可以增删词语,改变语序,但不能改变句子的意思。)(4分)

  我国故宫博物院里,收藏着一只出土于埃及加纳地区的陶罐。它制作于公元前32世纪。陶罐的形状具有典型的埃及古王国的风格。

  长句为:

  。

  22、有些书评只言片语便能表现一部作品的写作特点,揭示其主题或写作目的。如:

  《诗经》——先民的歌唱。

  《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历史的长城。

  《老残游记》——帝国的最后一瞥。

  《平凡的世界》——普通人的生活,一个时代的奋斗。

  请参照以上示例,选择你熟悉的两部名著(古今中外均可),各写一则一句话书评。(4分)

  23、仿照下面句式,写两个句子。(4分)

  黄河遇到了李白,才会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千古绝唱;

  长江遇到了苏轼,才会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盖世词章;

  六、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蚕蛹依恋茧的温暖,难以变成翩飞的蛾/航船依恋港湾的平静,难以到达远方的彼岸/

  雪水只有离别雪山,才能汇入江河湖海/柳絮只有离别柳枝,才能播种绿色的希望。

  读了以上文字,你联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触?请以“依恋”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试题答案】

  本试卷共六道大题,24小题,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12分)

  1、B

  2、D

  3、B

  4、B(A项“这次再版的长篇小说的作者都是很有名气的”,这里强调的是作者,应改为如《白鹿原》的陈忠实、《平凡的世界》的路遥。C项“将”与“了”矛盾。“将”是现在还没有成为现实,“了”是已变为现实,要删去“了”或“将”。D项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可以在“恐怖分子的猖獗,要求国际反恐怖主义力量要更加紧密地联合起来,”与“才能保证世界范围内的和平。”中加上“只有这样”)

  二、古诗文阅读(33分)

  (一)文言文阅读(21分)

  5、B(礼物)

  6、A(取消独立性/定语后置的标志)

  7、D“并真心祝愿对方能像过去一样遇到许多门客”一句说法有误。

  8、B“孟尝君相位先废后复”并非依赖于鸡鸣狗盗之辈。

  9、(6分)

  (1)不是人们喜欢早晨而厌恶傍晚,而是由于所期望得到的东西市中已经没有了。

  (2)鸡鸣狗盗之辈出于他的门下,这正是(真正的)士人不到他门下的原因啊。

  10、(3分)王亦知齐之废孟尝君乎?使齐重于天下者,孟尝君也。今齐王以毁废之,其心怨,必背齐;背齐入秦,则齐之情,人事之诚,尽委之秦,齐地可得也。

  【参考译文】

  孟尝君姓田,名文。齐王受到秦国和楚国毁谤言论的蛊惑,认为孟尝君的名声压倒了自己,独揽齐国大权,终于罢了孟尝君的官。那些宾客看到孟尝君被罢了官,一个个都离开他。冯谖就乘车向西到了秦国游说秦王说:“大王也知道齐国罢了孟尝君的官吧?使齐国受到天下敬重的,就是孟尝君。如今齐王受到毁谤言论的盅惑而罢了他的官,他心中无比怨愤,必定背离齐国;他背离齐国进入秦国,那么齐国的国情,朝廷中上至君王下至官吏的状况都将被秦国所掌握,您将得到整个齐国的土地。您赶快派使者载着礼物暗地里去迎接孟尝君,不能失掉良机啊!”秦王听了非常高兴,就派遣十辆马车载着百镒黄金去迎接孟尝君。冯谖告别了秦王而抢在使者前面赶往齐国,回到齐国,劝说齐王道:“我私下得知秦国已经派遣使者带着十辆马车载着百镒黄金来迎接孟尝君了。孟尝君不西去就罢了,如果西去担任秦国宰相,那么天下将归秦国所有。临淄、即墨就危在旦夕了。大王为什么不在秦国使者没到之前,赶快恢复孟尝君的官位,挫败秦国的阴谋,断绝它称强称霸的计划。”齐王听后说:“好。”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高一语文模拟试题高一语文试题大全,高中语文学习方法高中学习 - 高一学习 - 高一语文 - 高一语文模拟试题
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一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