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高分吧中小学教育高中学习高一学习高一语文高一语文学习指导高中学法指导:对比记忆法» 正文

高中学法指导:对比记忆法

[10-19 22:43:03]   来源:http://www.kgf8.com  高一语文学习指导   阅读:8623

概要: ②物质在升华过程中吸热,在凝华过程中放热。 (9)质量与重力: ①质量是指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重力是指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 ②质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重力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 ③质量在哪里大小都不变,重力随位置而变化; ④质量用天平称,重力要用弹簧秤量; ⑤质量单位一般用千克表示,重力单位一般用牛顿表示。 (10)压力与压强: 压力是指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压强是物体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 www.kgf8.com 4.用对比法记忆化学概念 (1)分子与原子: ①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②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氧气;还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汞。 (2)原子与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混合物与纯净物: 混

高中学法指导:对比记忆法,标签:高一语文学习指导大全,高中语文学习方法,http://www.kgf8.com

    ②物质在升华过程中吸热,在凝华过程中放热。

    (9)质量与重力:

    ①质量是指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重力是指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

    ②质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重力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

    ③质量在哪里大小都不变,重力随位置而变化;

    ④质量用天平称,重力要用弹簧秤量;

    ⑤质量单位一般用千克表示,重力单位一般用牛顿表示。

    (10)压力与压强:

    压力是指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压强是物体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 www.kgf8.com

    4.用对比法记忆化学概念

    (1)分子与原子:

    ①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②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氧气;还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汞。

    (2)原子与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混合物与纯净物: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混合物里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例如空气。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例如氧气。

    (4)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物质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也叫化学反应。例如:扩散、结晶等属于物理变化,燃烧、风化等属于化学变化。

    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物质变化时往往两种变化同时发生,这时要看以何种为主,关键区别在于有无新物质生成。

    (5)物理性质与 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硬度、密度等,叫做物理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酸性、碱性等,叫做化学性质。

    (6)单质与化合物: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

    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

    (7)原子量与式量:

    以12C原子质量的1/12作为“砝码”去称量其他原子质量,所需要的“砝码”的个数就是被称量原子的原子量。

    化学式中各原子的原子量的总和为式量。

    (8)标准状况与通常状况:

    标准状况为1个标准大气压,0℃。

    通常状况为1个标准大气压,20℃。

    (9)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

    由阴、阳离子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如NaCl、NaOH、ZnSO4等。

    由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如H2O、CO2、HCl等。

    (10)悬浊液、乳浊液、溶液:

    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如泥水。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如牛奶。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子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如白酒。均一、稳定、透明等性质是溶液不同于悬浊液、乳浊液的特点。溶液有液态、气态、固态之分,通常指液态。 www.kgf8.com

    (1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关键区别是能否继续溶解。

    (12)酸、碱、盐: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HCl、HNO3、H2SO4都属于酸类。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NaOH、KOH、Ca(OH)2都属于碱类。

    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Na2CO3、NaCl、MgSO4都属于盐类。

    (13)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

    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酸性氧化物。

    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碱性氧化物。

    (14)氧化与还原:

    ①原子或离子失电子的过程为氧化;原子或离子得电子的过程为还原。

    ②有电子得失或电子偏移的化学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③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得失电子总数相等。

    ④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电子的物质为氧化剂,氧化剂在反应过程中本身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电子的物质为还原剂,还原剂在反应过程中本身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15)风化与潮解: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高一语文学习指导高一语文学习指导大全,高中语文学习方法高中学习 - 高一学习 - 高一语文 - 高一语文学习指导
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中学法指导:对比记忆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