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高分吧中小学教育高中学习高一学习高一历史高一历史学习指导高一历史小论文范文» 正文

高一历史小论文范文

[10-19 22:41:23]   来源:http://www.kgf8.com  高一历史学习指导   阅读:8749

概要:三、美国的法西斯主义威胁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人们迷茫、彷徨,美国站在历史抉择的十字路口。当时可供选择的道路有三条:“一、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二、非民主手段的法西斯专政;三、对原有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进行改革。”关于第一条道路,俄国已经尝试。但美国在罗斯福之前,一直对苏俄采取孤立、敌视和封锁,并不欣赏;再在罗斯福“新政”前,虽然美国共产党的势力有所增长,但客观形势并不成熟,尤其是不具备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观条件。当时美国共产党人员不多,在工人中影响很小,且左右美国工人运动的劳联,也反对无产阶级的革命手段。而工人也并不喜欢革命,把希望寄托在有所作为的新总统来代替“无为而治”的胡佛总统。而法西斯却是30年代的一种政治潮流,继1922年10月28日意大利法西斯上台后,1931年,日本法西斯挑起“九·一八”,发动对华侵略战争。在罗斯福就职之前的33天,即1933年1月30日,德国纳粹又掌握了政权。法西斯气焰十分嚣张,德、日逐渐成为欧、亚两个战争的策源地。在大危机的催化下

高一历史小论文范文,标签:高一历史学习指导大全,高中历史学习方法,http://www.kgf8.com

  三、美国的法西斯主义威胁

  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人们迷茫、彷徨,美国站在历史抉择的十字路口。当时可供选择的道路有三条:“一、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二、非民主手段的法西斯专政;三、对原有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进行改革。”

  关于第一条道路,俄国已经尝试。但美国在罗斯福之前,一直对苏俄采取孤立、敌视和封锁,并不欣赏;再在罗斯福“新政”前,虽然美国共产党的势力有所增长,但客观形势并不成熟,尤其是不具备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观条件。当时美国共产党人员不多,在工人中影响很小,且左右美国工人运动的劳联,也反对无产阶级的革命手段。而工人也并不喜欢革命,把希望寄托在有所作为的新总统来代替“无为而治”的胡佛总统。而法西斯却是30年代的一种政治潮流,继1922年10月28日意大利法西斯上台后,1931年,日本法西斯挑起“九·一八”,发动对华侵略战争。在罗斯福就职之前的33天,即1933年1月30日,德国纳粹又掌握了政权。法西斯气焰十分嚣张,德、日逐渐成为欧、亚两个战争的策源地。在大危机的催化下,美国的法西斯势力乘机抬头,除原有合法的极右退伍军人组织“美国军团”和老牌的恐怖组织“三·K”党外,危机期间建立了“黑色军团”“银衫军团”“美国法西斯协会”,他们在“社会主义”、种族主义或反共的伪装下,主张老师立独裁制度。当时有个后备役军官的秘密组织,认为胡佛镇压群众的手段还不够狠毒,已经做好准备,如果新总统办事不果断,他们就动手。得过诺贝尔奖金,拥有34个学位,当过30年哥伦比亚大学校长的古拉斯·默里·巴特勒对学生说:“极权制度培养出来的人比民主制度培养出来的人更聪明,更坚强,更勇敢。”可见,法西斯主义在美国具有相当的市场,使美国面临政治危机。

  是让法西斯主义猖狂行动,破坏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还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改变当时的现状,遏制法西斯势力的膨胀?以罗斯福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派宁愿寻求产阶级民主制度的新模式,而不愿接受法西斯的暴力。因为美国是一个有着资产阶级民主传的国家,早在1619年弗吉尼亚22名议员代表组成的殖民地议会制定了自己的法律,1620年茨茅斯“五月花”公约规定按照多数人的意志进行管理。美国建国后,从杰佛逊的民主思想、著名的《独立宣言》、人权法案和杰克逊的民主,再到内战时期林肯的解放黑奴宣言和葛提斯堡“民有、民治、民享”政府的演说,从19世纪末的进步运动至老罗斯福的公道分配和威尔逊的新自由,无不充满着“民主、自由”的思想,且这些思想已深入人心。而法西斯主义是一种新崛起的思潮,在美国既没有历史的传统,也没有现实的基础,人们往往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加以抵制,不愿让这种带着“恐怖、暴力”的思想来破坏美国传统的民主思想。因此,虽然法西斯主义者“使美国充满纳粹宣传,孕育着反犹太人情绪”,但他们“未能颠覆民主政体,始终不过是一群偏激狂徒”。美国选择了第三条道路,对原有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进行改革,即所谓的“新政”。

  四、罗斯福本人的大胆探索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1882年出生于纽约一个富有的乡绅之家,1910-1913年任纽约州参议员,1913年被威尔逊总统提拔为海军助理部长,1920年作为民主党副总统候选人参加竞选,1928年竞选纽约州长获胜,1930年以其卓越的政绩再度当选。

  罗斯福是当时美国48个州中处理经济危机最积极的一个,他在帕金丝小姐召集的一群年青有为的,在大学执教和研究劳工问题的经济学家指导下进行摸索,逐渐认识到用一切老办法来解决经济萧条的溃疡是完全无济于事的。1931年6月,他提出既然老办法不行,“至少必须试验一下,新的没有试验过的各种补救办法”,他向州议会建议由州拨款2000万美元进行救济。1931年底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州办救济机构———“临时紧急救济署”,向全州大约10%的家庭提供救济,1932年3月他又要求增拔500万美元。他宣称,不应让任何人“无衣、无食、无住”“国家的义务之一就是照顾那些在逆境下如无别人帮助即难以为生的公民……”。1932年7月2日,他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演说,宣称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第二天,一家报纸刊登了一幅漫画:一个疲惫不堪的农民倚着锄头,满怀希望地仰视蓝天,空中罗斯福的座机正在飞过,机翼上“新政”两字赫然,“新政”的口号不胫而走。由于他大力兴办公共工程,扩大救济,应付危机,纽约州被美国社会誉为“社会实验室”,而罗斯福本人的声望也越来越高,成为美国人民希望的象征。1932年末,罗斯福以2280万张选票对胡佛的1575万票和在选举团以472∶59票的绝对优势,当选为美国第32届总统。

  熟悉美国历史的学者们都清楚,30年代初,美国的经济学界已流行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其中影响较大的就是和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者凯恩斯的理论或“凯恩斯主义”相接近的“芝加哥学派。罗斯福采纳了该派关于“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思想。因此,罗斯福上台后,即大刀阔斧地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使美国顺利地渡过了危机,走上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道路。

  总之,罗斯福“新政”是在大危机的袭击下,各种矛盾尖锐,法西斯暴徒猖厥,民主制度面临崩溃的前提下进行的。

  上面的高一历史小论文,是大家写历史小论文的非常好的范文,希望对大家历史论文的写作有帮助。

上一页  [1] [2] 


Tag:高一历史学习指导高一历史学习指导大全,高中历史学习方法高中学习 - 高一学习 - 高一历史 - 高一历史学习指导
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一历史小论文范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