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高分吧中小学教育高中学习高二学习高二政治高二政治同步练习《一切从实际出发》练习题» 正文

《一切从实际出发》练习题

[02-15 19:45:34]   来源:http://www.kgf8.com  高二政治同步练习   阅读:8928

概要:A.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C.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D.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17.唐代刘方平的七绝《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意思是说,夜半更深明月西挂照亮半边人家,北斗七星横卧南斗六星也已倾斜。今夜我忽然感到春天的温暖气息,还听得春虫叫声穿透绿色的窗纱。诗人在这里表达的是A.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B.客观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C.客观存在在自己头脑中的反映 D.意识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18.《孙子兵法•虚实篇》“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与这一思想方法相对立的是A.客观唯心主义 B.一切从实际出发C.眉毛胡子一把抓 D.教条主义、本本主义19.随着观众欣赏习惯的日渐成熟,认故事不认明星正在成为一种趋势。观众是电视剧的消费者,就是“上帝”,拍摄和播出什么样的电视剧都应该由

《一切从实际出发》练习题,标签:高二政治同步练习大全,高二学习方法,http://www.kgf8.com
A.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D.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17.唐代刘方平的七绝《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意思是说,夜半更深明月西挂照亮半边人家,北斗七星横卧南斗六星也已倾斜。今夜我忽然感到春天的温暖气息,还听得春虫叫声穿透绿色的窗纱。诗人在这里表达的是
A.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B.客观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C.客观存在在自己头脑中的反映 D.意识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18.《孙子兵法•虚实篇》“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与这一思想方法相对立的是
A.客观唯心主义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眉毛胡子一把抓 D.教条主义、本本主义
19.随着观众欣赏习惯的日渐成熟,认故事不认明星正在成为一种趋势。观众是电视剧的消费者,就是“上帝”,拍摄和播出什么样的电视剧都应该由“上帝”说了算,只有贴近“上帝”才能走得更远。这就告诉我们
A.电视剧的导演是收视率的根本保证B.演员对于电视剧的成功与否起不了多大作用
C.有了好的剧本就一定会有高收视率D.观众就是电视剧制作者要面对的最大的实际
20.2008年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是基于政府对当前物价连续上涨、经济发展过热等宏观形势的准确判断。这体现了政府在决策中必须做到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③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④坚持客观和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21.《香港脸谱》中选取了曾荫权等10人为创作原型。“一千个人眼中会有一千个香港”。纵使已经回归10年,那个真实的香港有时仍然如在云端,但每一个香港人却是真实可感。”这表明
①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如实反映 ②受主观因素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总会有差异 ③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不可能有相同的反映 ④意识都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A.①②③ B. 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22.右边漫画《错位》所讽刺的对象

A.认为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B.因为立场不同,导致人生“错位” C.不懂得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D.其行为受唯心主义世界观的支配 23.英国剧作家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之后,还是一人一个苹果。但是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交换之后,我们每人就都有两个思想。”其哲学含义是 ①人们的意识是有区别的 ②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 ③正确的思想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④思想比物质的作用更大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24.爱因斯坦十分重视科学信念对于科学创造的作用,他说:“相信世界在本质上是有秩序的和可以认识的这一信念,是一切科学工作的基础。”“毫无疑问,任何科学工作,除完全不需要理性干预的工作外,都是从世界的合理性和可知性这种坚定的信念出发的。”爱因斯坦的这段话表明 ①世界是不可改造的              ②爱因斯坦的科学信念是一种唯物主义世界观 ③理性决定了世界的本质和秩序    ④科学研究必须以科学的世界观为指导 A.①②        B. ③④       C.②④       D.①③ 25.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必须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认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我国基本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 …”而对于青年学生来说,了解国情、立足国情的意义在于 ①能够保证办事取得成功 ②有助于较好地思考和处理自己遇到的社会问题  ③有助于深刻理解党的基本路线,正确执行党的基本路线 ④能够增强历史责任感,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www.kgf8.com 二、非选择题: 26题11分,27题12分,28题12分,29题15分,共50分。 26.有一个楚国人,出生以来,从没见过生姜,可他对别人说:“生姜是长在树上的。”旁边有人告诉他:“生姜是长在土里的。”这个楚国人固执已见,恼羞成怒地说道:“生姜就是长在树上的。咱们找10个人来问问,我用我骑的毛驴同你打赌。”随后,他们就问了10个人。大家都说“生姜是长在土里的”。这个人哑口无言,脸色也变了,却仍然坚持道:“尽管毛驴输给你了,但是生姜还是树上长出来的。” (1)上述楚国人的做法违背了什么哲理?(4分) (2)从中我们应得到什么哲学启示。(7分) 27自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便有了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说法,“快”成为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正是多年的持续高速发展,使我们的国力日益强盛,但快速发展的背后有隐忧:总量大而不强,增长快而不优。能源资源的高消耗以及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愈来愈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突出问题。200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改过去常用的“又快又好发展”的提法,“好”字排在了“快”字的前面。2007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在“又好又快”基础上提出“好字优先”。这反映出发展理念的转变,我国经济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结合材料说明我党发展观的演进是如何体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10分) 28.材料一 自从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来,我们党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七大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十二大以来党的会议的主题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高二政治同步练习高二政治同步练习大全,高二学习方法高中学习 - 高二学习 - 高二政治 - 高二政治同步练习
保存 | 打印 | 关闭
《《一切从实际出发》练习题》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