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A.运用抽象思维 B.注重积累知识C.善于捕捉灵感D.超越合理现象 “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某市政府广开言路,首创了“信访民主听证评议制”。通过体察民情、了解民意,该市决定不建大广场大工程,而是投资400万元合理小街小巷,大大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拥护。16.以“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来比喻政府与群众的关系。说明 A.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B.意识是感觉的综合体现C.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D.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犹太人有句名言: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卖豆子的农民如果没卖出豆子,可以加水让它发芽,几天后就可以卖豆芽;如果豆芽卖不动,干脆让它长大些卖豆苗;如果豆苗卖不动,可以移植到花盒卖盆景;如果盆景卖不动,那么就把它移植到泥土里,几个
高考哲学常识试题集,标签:高二政治同步练习大全,高二学习方法,http://www.kgf8.comY=F(R。L。A。R……) 公式表明,国内生产总值=(Y)的大小取决于资本(K)、劳动力(L)、技术(A)、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R)等生产要素投入的水平。
18.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产能过剩在钢铁、水泥等行业显现。推动这些行业的调整和优化升级,控制新增产能,支持优势企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是当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任务。产能过剩行业的调整可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这说有 ①要善于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③要注意重量的变化、学会优化结构 ④搞好局部可以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当今世界,一国的安全问题不完全局于一国之内。 19.随着各国联系日益紧密,国际社会正成业务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国安全问题解决得好可能惠及别国,反之,则可能殃及他国,国家安全在一事实上程度上显现出“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特点。以下选项中一上述特点无关的哲道理是: 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B.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C.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D.事物处于因果联系的链条之中 20.“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这是千百年来传颂的至理名言、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上述材料说明 ①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②价值观对人的行为有导向作用 ③事物处于前后相继的相互联系之中 ④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指导实践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www.kgf8.com
21.图9画的是位少女,图10是位老妪,有人做过实验,让两组人分别看图9和图10、再共同看图11,看过图9的人认定图11是少女,看过图10的人认定是老妪。事实上,图11是图9和图10的结合,从事既可看出少女,也可看出老妪。图形欣赏产生的不同效果表明 A.艺术欣赏的本质是感觉的集合 B.艺术欣赏的内容因人而异
二、问答题
(全国一)22.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8 2002—2005年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 材料二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中存在高投入、高产出、高耗能、高污染的现象。能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在突出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