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44.景翳翳以将入 景,通“影”,日光。 45.曷不委心任去留 曷,通“何”,为什么。 www.kgf8.com 古今异义古今异义 《烛之武退秦师》 1.贰于楚也 古:从属二主,动词;今:“二”的大写,数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使者,出使的人;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个人; 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勾践灭吴》 5.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古:像爪和牙一样,指帮助者或得力助手;今:比喻坏人的党羽。 6.将不可改于是矣 古:对这种局面;今: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 7.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古:原野;今: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梳理(第一册),标签:高三语文知识点大全,高三学习方法,http://www.kgf8.com44.景翳翳以将入 景,通“影”,日光。
45.曷不委心任去留 曷,通“何”,为什么。 www.kgf8.com
古今异义古今异义
《烛之武退秦师》
1.贰于楚也 古:从属二主,动词;今:“二”的大写,数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使者,出使的人;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个人; 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勾践灭吴》
5.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古:像爪和牙一样,指帮助者或得力助手;今:比喻坏人的党羽。
6.将不可改于是矣 古:对这种局面;今: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
7.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古:原野;今: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8.今寡人不能 不能,古,没有能力,今,不可以
9.生丈夫,二壶酒,丈夫,古,男子;今,女子的配偶
《触龙说赵太后》
10.太后明谓左右古:近臣、属下、侍奉在身边的人员等;今:左和右两方面,或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概数。
11.年几何矣古:多少;今:指数学的一门学科
12,至于赵之为赵古:是动词“至”与介词“于”的连用, 译为“到,上推到”;今: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外提起一事。
《季氏将伐颛臾》
13.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古:把……当做,让……做;今:认为。
14.是社稷之臣也 古:此,这,代词;今:动词或形容词
15.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古:诸侯的封地称 今:“国”指国家,
《寡人之于国也》
16.河内凶 古:谷物收成不好,
17.弃甲曳兵而走 古:跑,逃跑;今:行
18.是使民养生丧死无, 古:供养活着的人;
《劝学》
19.金就砺则利 古:指金属制的刀剑
20.君子博学而日参省 古:验,检查;今:探;
2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 古:安置,安身;今: 某人某事物上。
《过秦论》
22.山东豪俊遂并起而 古:崤山以东,即东:
《鸿门宴》
23.约为婚姻 古:结成亲家;今:指
24.所以遣将守关者 古……的原因;今:
25.备他盗之出入与非; 古:意外的变故;今:
26.将军战河北 古:黄河以北;今:河北省
27.臣战河南 古:黄河以南;今:河南省
28.如今人方为刀俎,我 古:鱼和肉,指被欺凌
29.再拜献大王足下 古:两次;今:又一次
《兰亭集序》
30.列坐其次 古:旁边,水边;今:次序,等第
31.向之所欣 古:过去,从前;今: 有方向、对着、偏袒等意思
《归去来兮辞》
32.问征夫以前路 古:行人;今:指出征的人 www.kgf8.com
常见实词归类
《烛之武退秦师》
说 ①及郡下, (守,i舶口此(陈述)②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杂说,一种文体)
③秦伯说,与郑人盟 (通“悦”,喜欢,高兴)
辞 ①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推辞)②停数日,辞去 (告别) ③不辞劳苦 (推托)
鄙 ①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边远的地方)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边邑)③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浅陋)
微 ①则名微而众寡 (细小,轻微)②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暗暗地)③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稍微,略微)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如果没有,如果不是)
《勾践灭吴》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