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前些时,收到上津26岁的镇长陈林的电子信件,他在信中写道:“……还记得我吗?郧西县上津镇的那个小陈镇长,在你眼里或许我还是一个‘伢’。你们是我所见到的最好的作家,温文尔雅、学识广博,敬意油然而生。我必须得感谢你们来上津,这是上津人民的荣幸,更是我的荣幸……”他告诉我他又有了作家梦,说这梦是见到我们之后才有的。我立即给“伢”回信:“……我和我们一行真的不能忘记上津,不能忘记很年轻的小陈镇长——请恕我不称呼你‘陈镇长’,我怕把你叫老了!我很惊讶古老得如白须仙翁般的上津,有你这样一位童颜稚子坐镇!也许正是这一老一小,才真正是上津的生命所在。”(选自2010年6月11日《人民日报》)1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文章开头巧妙地用成语引出要写的上津古城,意在让人们在对上津古城的了解中消除对这个词作为“对爱情不专一的贬损”意思的误解。B.作者对比描写了去上津车停古漫川见到的秦楚两地人各建的古戏楼,借此突出秦楚两种不同的文化,并表明秦楚两地是千年相依、百年牵手的古地。C.作者用“老得白发千丈”形容有一千八百年历史的上
南昌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标签: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大全,高三学习方法,http://www.kgf8.com前些时,收到上津26岁的镇长陈林的电子信件,他在信中写道:“……还记得我吗?郧西县上津镇的那个小陈镇长,在你眼里或许我还是一个‘伢’。你们是我所见到的最好的作家,温文尔雅、学识广博,敬意油然而生。我必须得感谢你们来上津,这是上津人民的荣幸,更是我的荣幸……”他告诉我他又有了作家梦,说这梦是见到我们之后才有的。
我立即给“伢”回信:“……我和我们一行真的不能忘记上津,不能忘记很年轻的小陈镇长——请恕我不称呼你‘陈镇长’,我怕把你叫老了!我很惊讶古老得如白须仙翁般的上津,有你这样一位童颜稚子坐镇!也许正是这一老一小,才真正是上津的生命所在。”
(选自2010年6月11日《人民日报》)
1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
A.文章开头巧妙地用成语引出要写的上津古城,意在让人们在对上津古城的了解中消除对这个词作为“对爱情不专一的贬损”意思的误解。
B.作者对比描写了去上津车停古漫川见到的秦楚两地人各建的古戏楼,借此突出秦楚两种不同的文化,并表明秦楚两地是千年相依、百年牵手的古地。
C.作者用“老得白发千丈”形容有一千八百年历史的上津古城,既显现了这座历史古城的沧桑和衰老,也表达了作者对这座历史古城的无比景仰之情。
D.作者引用杜牧诗句并讲述鄂西北谚语来由,既欲揭露封建统治者生活的腐朽荒淫,又表明上津这座古城在连接秦楚交通地位上的重要作用。
E.作者无意具体描写上津古城的景物,却展示了它东西南北四边城门的“连郧”“通汉”“达楚”“接秦”四组鎏金大字,显示它通连四海的作用,与杜牧诗句和鄂西民谚的表现作用构成了呼应之势。
答案 AD
解析 A项中“消除……误解”的理解不合文意。实际上引用这个成语是因为作者要对上津这座一千多年中在“秦岭深处的楚塞秦关的举足轻重的位置”的中心议题来进行借题发挥。D项中“既欲揭露封建统治者生活的腐朽荒淫”的理解不合文意。作者的引用主观上无此意图,仅是诗中客观上反映了诗人的意向,本文作者要表现的是上津古城在历史上发挥的重要作用。
17、作者是怎样围绕“白发上津城”中的“白发”二字来写上津城的?作者着墨上津的“白
发”为什么先写在漫川时见到的秦楚两地人各建的古戏楼?(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
答案 (1)紧扣“古老”二字,把重点放在上津城一千多年来作为军事重镇和交通要道的举足轻重的位置上来进行述说,突现上津古城自古饱受战争创伤和在交通运输上发挥重要作用的历史。
(2)通过写戏楼呈现秦楚两种不同文化相揖让的百年牵手景象和鄂陕息息相依的景象,以之与上津古城饱经战争创伤的千年历史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作者对现实生活中一派和谐安定景象的赞美之情。
18、作者走在上津城的城墙上,凝望城下时“心中倏忽一颤”。这“一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内心世界?作者又是以什么写法来呈现这种内心世界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
答案 (1)表现出了作者对怎样保护好上津千年文化古城的忧患意识。
(2)作者运用联想和对比衬托的方式,将千年的郧阳府城和均州古城的沉没与眼前的上津古城联系在一起,以表现自己情感上要“保护好上津古城”的忧患意识。 www.kgf8.com
19、结尾作者在给上津镇26岁的镇长的信中说:“我很惊讶古老得如白须仙翁般的上津,有你这样一位童颜稚子坐镇!也许正是这一老一小,才真正是上津的生命所在。”回信内容耐人寻味。请结合文中内容,对回信文字所含的意蕴作出探究。(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白须仙翁的上津,童颜稚子的镇长,一老一小的鲜明对比,不仅说明千年古城的生命在延续,并且充满了生气和活力,而且形象地表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沿革、继承和发展。这样的结尾,作者一扫前文中走在古城墙上“心中倏忽一颤”所流露出来的沉重的忧虑情思,展现出的是眼前从年轻镇长身上看到的千年古城将永葆青春的一片光明景象,透露出的是作者对中国千年传统文化继承发展的美好未来前景无比憧憬的开阔胸襟。
六、(10分)
20、如果在别里科夫坟前立一块墓碑,征求墓志铭,请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设计。(5分)
要求:20字以内,至少一种修辞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①为套子生活所套,因终身大事而终。
②雨帽雨衣雨伞雨鞋身上有,法制法规法律法令心中存。
③谨小慎微,心惊胆战,战战兢兢过日子;遵纪守法,诚惶诚恐,恐恐惧惧上西天。
④永远睡着之后,该不会出什么乱子吧!
⑤对于一个热爱套子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躺在这更安全了
2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一定的方位,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使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字数不得增减)。(5分)
成都平原地处川蜀腹地,北有青铜文化的三星堆奇观,东有龙泉桃花盛会的风景优美,更有西南石象湖闻名全川的白鹭之乡,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西有西岭雪山银光闪耀的气势恢宏,南有一代文豪的东坡故里三苏祠。
改为:
【示例】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北有青铜文化的三星堆奇观,南有一代文豪的东坡故里三苏祠,西有银光闪耀的气势恢宏西岭雪山,东有风景优美的龙泉桃花会,西南更有闻名全川的白鹭之乡石象湖。
七、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①龙应台在《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中说:在一个法治上轨道的社会里,人是有权利生气的。……你今天不生气,不站出来说话,明天你——还有我、还有你我的下一代,就要成为沉默的牺牲者、受害人!如果你有种、有良心,你现在就去告诉你的公仆立法委员、告诉卫生署、告诉环保局:你受够了,你很生气!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