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考点突破☆☆考点一 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强化专练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2015年以前,仅靠节水。”在刚刚出版的《新循环经济学》一书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北京循环经济促进会会长、原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原全国节水办常务副主任吴季松教授提出了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对策”。(1)我国水资源的利用存在什么问题?(2)针对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我国已利用京杭运河开工兴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往华北地区。根据对东线调水线路的调查发现,该线路调水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污染问题。其中A、B、C三个河段中污染最严重的是哪一段?为什么?(3)新加坡是位于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国家,但水资源仍很缺乏,试分析其自然原因。答案:(1)浪费严重;污染严重;利用率低。(2)A河段。原因: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生产污水、生活污水的无节制排放。(3)陆地面积狭小;缺少湖泊和河流,虽然降水十分丰富,但地表水存储条件差,水资源缺乏。考点二 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
初中地理《环境保护第2讲自然资源保护》考点,标签:中考地理复习资料大全,中考总复习,http://www.kgf8.com☆☆考点突破☆☆
考点一 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
强化专练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2015年以前,仅靠节水。”在刚刚出版的《新循环经济学》一书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北京循环经济促进会会长、原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原全国节水办常务副主任吴季松教授提出了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对策”。
(1)我国水资源的利用存在什么问题?
(2)针对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我国已利用京杭运河开工兴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往华北地区。根据对东线调水线路的调查发现,该线路调水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污染问题。其中A、B、C三个河段中污染最严重的是哪一段?为什么?
(3)新加坡是位于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国家,但水资源仍很缺乏,试分析其自然原因。
答案:(1)浪费严重;污染严重;利用率低。
(2)A河段。原因: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生产污水、生活污水的无节制排放。
(3)陆地面积狭小;缺少湖泊和河流,虽然降水十分丰富,但地表水存储条件差,水资源缺乏。
考点二 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
强化专练
2.读“露天煤矿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很多矿区都能够建设露天煤矿的原因是什么?
(2)露天煤矿易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危害有哪些?
(3)露天矿区建设隔离护坝的原因是什么?
(4)复垦对该区的环境有什么作用?
答案:(1)当地的煤矿资源埋藏浅,煤层厚且稳定。 (2)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地表祼露,产生沙尘,污染大气;露天采矿,雨水冲刷下渗,污染水源。 (3)保护河道和矿区,防止废弃物进入河道,防止洪水冲毁矿区。
(4)通过复垦可以恢复因开矿破坏的植被,从而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地,减少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等。
考点三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
强化专练
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耕地在20世纪中叶以后发生了什么明显的变化?试分析其原因。
(2)如果进一步开垦土地或使现有农业水平翻一番、翻两番,世界土地资源供求关系的前景将怎样变化?
(3)耕地供求矛盾的实质是 ,解决此矛盾的关键是 。
答案:(1)20世纪中叶以后,世界可耕地总面积不断减少,而按现有的生产水平所需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原因是:①人口急剧增加,②非农业用地不断增加,③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等使土地退化。
(2)如果进一步开垦耕地或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会使耕地出现供需矛盾的时间延缓。
(3)人地矛盾 控制人口增长
☆☆考向示例☆☆
命题视角一 能源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
(2008·山东文综)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下图是“我国2006年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图”(一次能源指在自然界现成存在,不改变其形态就可直接取用的能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示能源消费结构下,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大气环境问题有哪些?
(2)水能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可再生能源,说明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环境问题。
答案:(1)总悬浮颗粒物增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CO2增加,增强温室效应;SO2等酸性气体增多,导致酸雨蔓延。
(2)生态系统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质变化(水污染);对地质环境的不良影响(泥沙淤积、地震、滑坡等)。
命题视角二 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华网宜昌2008年9月27日电:至9月27日,以“建设三峡、开发长江”为使命的中国三峡总公司挂牌成立整整15年,实现了规模和效益的同步增长,截至8月15日18时,累计发电已超过2 500亿千瓦时。目前,公司总资产超过1 600亿元,三峡工程建设进展顺利,主体建设基本结束,大型清洁能源集团的雏形初显。
材料二 新华网斯德哥尔摩2008年8月18日电:来自140个国家和地区的2 500多名官员、专家和学者18日相聚2008年斯德哥尔摩“世界水周”,为寻求洁净和健康之水共同努力。今年斯德哥尔摩“世界水周”的核心议题是涉及卫生、亚洲国家专题和气候变化,以寻求在一个变化的世界中的水的可持续发展和前景。
材料三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农业的发展,水资源在很多地区都日益紧缺,图甲是我国部分省区水资源和水力发电量占全国总量比例的统计图,图乙是我国各省级行政区人均水资源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