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高分吧中小学教育高中学习高一学习高一语文高一语文同步练习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基础过关卷·第二单元» 正文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基础过关卷·第二单元

[10-19 22:43:03]   来源:http://www.kgf8.com  高一语文同步练习   阅读:8300

概要: 两个破折号的作用是 找出一个比喻句,并分析其作用。 (11)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12)如果“在马克思墓前讲话”是个副标题,请根据全文内容,为这篇文章拟一个正标题。 5.总结本文的典故,并分析其作用。 (1)方孝儒:(2)高僧坐化:(3)向子期的《思旧赋》: 6.背诵默写 (1)惯于长夜过春时, 。 ,城头变幻大王旗。 , 。吟罢低眉无写处, 。(2) , , ,二者皆可抛。(3)其身正,不令而行; , 。 7。文学常识 (1)巴尔扎克,19世纪 国 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一生创作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总名为 。其中代表作为 , 。(2)雨果,(1802&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基础过关卷·第二单元,标签:高一语文同步练习大全,高中语文学习方法,http://www.kgf8.com
 
两个破折号的作用是                    
找出一个比喻句,并分析其作用。
 
(11)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12)如果“在马克思墓前讲话”是个副标题,请根据全文内容,为这篇文章拟一个正标题。
 
5.总结本文的典故,并分析其作用。
 
(1)方孝儒:
(2)高僧坐化:
(3)向子期的《思旧赋》:
 
6.背诵默写
 
(1)惯于长夜过春时,       。          ,城头变幻大王旗。        ,           。吟罢低眉无写处,                  。
(2)               ,                  ,                   ,二者皆可抛。
(3)其身正,不令而行;     ,               。
 
7。文学常识
 
(1)巴尔扎克,19世纪   国        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一生创作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总名为       。其中代表作为          ,           。
(2)雨果,(1802——1885),     国伟大的           ,         ,          。著有长篇小说               ,                   等。
(3)鲁迅,(1881--1936),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918年5月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作品有:小说集     (1923年),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药》、《故乡》、《社戏》、《一件小事》、《风波》等14篇作品;
       (1926年),包括《伤逝》、《祝福》等11篇作品;      (1936年),包括《补天》、《奔月》、《理水》等8篇作品。   散文集      (1927年),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10篇作品。   散文诗集       (1927年),包括《秋夜》、《过客》等24篇作品。   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
 
第二单元 参考答案
1.给下列字注音
 
竦 sǒng 身   惴惴 zhuì  偈jì子  卓zhuó有成效屹yì立 叱咤 chìzhà风云  龟趺 fū  葳
蕤 wēi ruí 美髯 rán公  路罡 gāng 布斗
赍 jī志以殁  严饬 chì军纪崔嵬cuí累及lěi囚系xì  眷眷juàn  涅槃 niè pán缁zī衣苍穹qióng 休憩qì 遒劲qiú
 
2.根据语境或者拼音提示,在横线上写上准确的字词
 
  竭  (jié)力鼓励他    仓皇失措    隔     膜(mó)  镣(liào) 铐  延口残喘(chuǎn)     衷(zhōng)心祝福   坚韧(rèn)不拔与世长辞(cí)禀秉(bǐng)性  急于事功  浅尝辄止  燎(liáo)原之势  安详
 
3.注意下列词语的意思
 
素昧平生  冒昧  情随事迁  人心惟危  豁然开朗
 
明珠暗投:比喻怀才不遇或者好人失足参加坏集团, 也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
盘马弯弓:比喻先做出惊人的姿势,不立刻行动。
炎汉季世:已有病态的汉代末期。季,一个朝代的末     期。
约了几个同意的青年:意见相同。
令人齿冷:耻笑。
 
4.阅读理解
 
(1)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记念几个青年的作家。这并非为了别的,只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照直说,就是我倒要将他们忘却了。
 
   根据这一段文字理解,“我倒要将他们忘却了”是什么意思?
  答案:摆脱悲哀,轻松上阵,怀着满腔的愤怒与敌人斗争。
 
(2)我的决不邀投稿者相见,其实也并不完全因为谦虚,其中含着省事的分子也不少。由于历来的经验,我知道青年们,尤其是文学青年们,十之九是感觉很敏,自尊心也很旺盛的,一不小心,极容易得到误解,所以倒是故意回避的时候多。见面尚且怕,更不必说敢有托付了。但那时我在上海,也有一个惟一的不但敢于随便谈笑,而且还敢于托他办点私事的人,那就是送书去给白莽的柔石。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高一语文同步练习高一语文同步练习大全,高中语文学习方法高中学习 - 高一学习 - 高一语文 - 高一语文同步练习
保存 | 打印 | 关闭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基础过关卷·第二单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