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C. 陆游是在极力主张北伐中原,收回国土而遭到投降派排挤打击之后托物咏怀的,词中"只有香如故"并非孤芳自赏,而是表现他至死不渝的爱国精神。 D."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毛主席笔下的梅花,虽然所处环境恶劣,但梅花开放在悬崖峭壁之上,表现了梅花傲寒斗雪的坚强性格。 www.kgf8.com 第Ⅱ卷(共108分) 四、(18分) 15.补充下列诗句。(4分) (1)一年一度秋风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寥廓江天万里霜。 (2)__________________,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3)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她在丛中笑。 16.填空。(8分) ①新诗是______
高一第一单元能力测试,标签:高一语文同步练习大全,高中语文学习方法,http://www.kgf8.comC. 陆游是在极力主张北伐中原,收回国土而遭到投降派排挤打击之后托物咏怀的,词中"只有香如故"并非孤芳自赏,而是表现他至死不渝的爱国精神。
D."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毛主席笔下的梅花,虽然所处环境恶劣,但梅花开放在悬崖峭壁之上,表现了梅花傲寒斗雪的坚强性格。 www.kgf8.com
第Ⅱ卷(共108分)
四、(18分)
15.补充下列诗句。(4分)
(1)一年一度秋风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寥廓江天万里霜。
(2)__________________,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3)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她在丛中笑。
16.填空。(8分)
①新诗是_______年________运动时期创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体诗,新诗在形式上打破了________的束缚,采用白话创造出了不少样式。
②《致大海》是一首浪漫主义抒情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思想感情。作者是19世纪________的伟大诗人________,高尔基称赞他是________.③《死水》是现代著名诗人________的作品,也是他第二部诗集的名称,第一部诗集是________,他提出了新格律诗"三美"理论,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我愿意是激流》的作者是19世纪________杰出的革命诗人________,他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被广泛流传。
17.阅读下面诗歌,回答诗后问题(6分)
树 梁南
泥土纵然干涸得没有一丝水分
眷恋它的树枯萎了也站在怀里
像婴孩依偎于母亲
落叶是树的眼泪,落满母亲手里
怀念大地给它织春的碧玉针
感激大地塑造它健康的身体
它们是亲密的母女啊
一起美丽,死亡时也抱在一起
(选自《梁南自选集》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读了这首小诗,你觉得诗中的"树"与"泥土"象征什么?(不超过10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这首诗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民谚有云:"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正是本诗所要表达的意思之一。
B.本诗中写泥土和鲁迅先生《野草》中写泥土的感情是相同的。
C.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有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与本诗中"落叶是树的眼泪,落满母亲手里"有异曲同工之妙。
D.作者的另一句诗"我虔诚的根须,真的决不会对大地背叛"可作为本诗的注脚。 www.kgf8.com
五、(18分)
(一)读下面的词,然后做18-21题。(8分,每题2分)
重上井冈山毛泽东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换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18.依次写出这首词押韵的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毛泽东出生于湖南,可这里说"千里来寻故地",该怎样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摘出这首词写景的句子,并概括所写景物的特点。
答:①写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景物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谈谈你对"过了黄洋界(黄洋界,在井冈山西北,地势险要,是当年红军的五大哨口这一),险处不须看"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22-25题。(10分)
重视新诗的语言形式
没有一种文体比诗歌更富有形式感。离开诗体语言,何以言诗?衡量诗人的造诣,首先要他对诗体语言的创造能力。诗人的人格魅力,只有通过语言形式的艺术表现力包含于诗美的魅力之中,才具有诗的价值。我们不能认同抹煞了诗歌形式自身的特性,忽略了诗体语言所独具的诗美能量生成的艺术转化。诗的意义和本质,总是包含于语言形式之中。新诗应是诗意本体与形式本体的真正融合。
新诗的形式要素,包括内形式(隐喻结构、情绪节奏、心理逻辑等)与外形式(词语、体式、音节、韵律、色彩等)。实际上,诗的外形式与内形式是不可分的。"外形式"是对诗人的基本技艺和语言素养的显影,形成汉语诗歌特有的形式美,凸现出诗的表征,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没有"外形式","内形式"就失去了依托。同样,"内形式"是对诗人的灵魂和生命体验的显影,没有"内形式","外形式"也就成空壳。新时期诗歌向内心的突入,促成了"内形式"的建构,而对"外形式"的轻视,甚至抛弃,也造成诗形的严重缺失和诗美的消减。本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的半自由体、民歌体,因缺乏内形式(也有诗情虚假的原因),导致诗意肤浅或空泛。一首优秀的诗歌,总是内外形式健全完美,商度融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