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E.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至于: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下文的结果;今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顺着上文的意思说。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B.与战胜而得者 然后得一夕安寝 C.故曰弊在赂秦也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D.或曰:六国互丧 或未易量 10.与"项伯杀人,臣活之"中加点的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日削月割 B.并力西向 C.理固宜然 D.李牧连却之 www.kgf8.com 11.与"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A.斯用兵之效也 B.至丹以荆卿为计 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练习,标签:高一语文同步练习大全,高中语文学习方法,http://www.kgf8.comE.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至于: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下文的结果;今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顺着上文的意思说。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B.与战胜而得者 然后得一夕安寝
C.故曰弊在赂秦也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D.或曰:六国互丧 或未易量
10.与"项伯杀人,臣活之"中加点的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日削月割 B.并力西向 C.理固宜然 D.李牧连却之 www.kgf8.com
11.与"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A.斯用兵之效也 B.至丹以荆卿为计
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D.苟以天下之大
12.对下列句中"之"的指代义,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
A.子孙视之不甚惜 之:指"尺寸之地". B.举(之)以予人 之:指土地。
C.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第一个"之":指土地;第二个"之",指赂秦各国。
D.此言得之 之:指"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秦以攻取之外 以有尺寸之地 B.暴霜露,斩荆棘 暴秦之欲无厌
C.较秦之所得 诸侯之所大患 D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子孙视之不甚惜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则或咎其欲出者 咎:责怪。
B.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相:观察。
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谬:弄错,使……错。
D.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观:景象。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活用现象,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火尚足以明也 明:形容词作动词用,照明。
B.则其至又加少矣 至:动词作名词用,到的人。
C.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舍:名词作动词用,筑舍定居。
D.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名:形容词作动词用,命名。 www.kgf8.com
16.对下列句子中的"其"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其:那,指慧褒埋葬的时间。
B.而余亦悔其随之…… 其:指自己。
C.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其:他们,指同游者
D.其孰能讥之乎 其:岂,难道。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其文漫灭 独其为文犹可识 B.夷以近,则游者众 险以远,则至者少
C.于人为可讥 而在己为有悔? D.则其至又加少矣 邻国之民不加少
18.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而卒葬(于)之 B.有碑仆(以)道 C.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 D.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
1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