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高分吧中小学教育高中学习高二学习高二语文高二语文同步练习高二语文选修答案» 正文

高二语文选修答案

[10-19 22:41:23]   来源:http://www.kgf8.com  高二语文同步练习   阅读:8869

概要:小编寄语:关于高二语文选修,高二语文选修对于大家高二语文的学习非常重要,大家必须认真对待,为帮助大家学好高二语文选修二,小编为大家提供高二语文选修答案,供大家参考。长恨歌B卷1.这部分诗句表现了唐玄宗在杨贵妃死后的愁苦、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对杨贵妃无尽的刻骨相思。2.(1)通过景物的渲染来描写,有的融情于景,如“峨眉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2)通过人物的动作来描写,如“踌躇不能去”“信马归”“孤灯挑尽”(3)直接描写心理“思悄然、谁与共”3.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唐玄宗逃往巴蜀的路上,四处是黄沙栈道、高山、日色黯淡、旌旗无光,秋景悲凉,这是以悲凉的秋景来烘托人物的悲思。在蜀地面对着青山绿水,还是朝夕不能忘情,这是通过美景来写哀情,使感情的抒发又深一层。4.首先在叙事中抒情表现“长恨”“天旋日转”本来是高兴地事,但旧地重过,玉颜不见,不由

高二语文选修答案,标签:高二语文同步练习大全,高二学习方法,http://www.kgf8.com

  小编寄语:关于高二语文选修,高二语文选修对于大家高二语文的学习非常重要,大家必须认真对待,为帮助大家学好高二语文选修二,小编为大家提供高二语文选修答案,供大家参考。

  长恨歌

  B卷

  1.这部分诗句表现了唐玄宗在杨贵妃死后的愁苦、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对杨贵妃无尽的刻骨相思。

  2.(1)通过景物的渲染来描写,有的融情于景,如“峨眉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2)通过人物的动作来描写,如“踌躇不能去”“信马归”“孤灯挑尽”

  (3)直接描写心理“思悄然、谁与共”

  3.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唐玄宗逃往巴蜀的路上,四处是黄沙栈道、高山、日色黯淡、旌旗无光,秋景悲凉,这是以悲凉的秋景来烘托人物的悲思。在蜀地面对着青山绿水,还是朝夕不能忘情,这是通过美景来写哀情,使感情的抒发又深一层。

  4.首先在叙事中抒情表现“长恨”“天旋日转”本来是高兴地事,但旧地重过,玉颜不见,不由伤心泪下。叙事中,增加一层痛苦的回忆,与快乐中写悲情。

  然后在景物描写中抒发玄宗的感慨,借以表现长恨,会长安后,景物依旧,人却不在了,让人禁不住潸然泪下。而后又转入直接描摹玄宗的辗转反侧,彻夜不眠。通过思念之苦表现长恨。四层:1.前四句写安史之乱平定后唐玄宗于回长安的途中路经马嵬坡时凭吊贵妃遗踪,2.接下来六句写唐玄宗初回长安时睹物思人,恍如隔世。3.接下来的十二句,写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无尽思念。4.末两句一想入非非表明思念之深,承上启下。

  5.首先诗人极力铺写美景,让美景与萧条相映衬,把两者穿插起来形成强烈的反差,,以烘托唐玄宗的悲伤,如“春风桃李与秋雨梧桐”。其次通过当下的孤零来回忆昔日的欢愉,同样形成强烈的反差,“池苑”“依旧”“落叶”不扫,最后,直接描写孤独凄凉的景物,以寄予悲伤落寞之情,“孤灯、萤飞”

  C卷 1.C 2.B

  3.“寻”诗人借“寻”表明此性是专程来访,而不是信步由来。表现出杜甫对诸葛老师的景仰和缅怀之情,并因人而及物,表明丞相祠堂是诗人渴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地方。翠柏的描写作用:一借柏森森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和寂寞荒凉,二是衬托诸葛老师的形象,表达诗人对诸葛老师的崇敬之情。

  4.自、空。颔联表现的是幽静的春景衬托出的庄严肃穆的气氛,“碧草、黄鹂”本来是赏心悦目的景象,然而一用“自、空”修饰所含之情就大为转折,阶前碧草年年如此,让为谁而绿?隔叶黄鹂叫声动听可有谁听?使人生出“感悟怀人”之意。

  5.不止诗人自己,还有普天之下的、千百年有志未遂的英雄人物。

  6.都持批判态度,但批判的对象不一致,李诗主要讽刺唐玄宗爱美人不爱江山,主顾个人的享乐而不顾将士的生死;袁诗批评的对象是《长恨歌》是因为此诗只歌颂两个人的爱情悲剧而没有看到百姓流离失所的悲剧。

  7.是一致的。都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李诗将将士的死和杨贵妃的死作对比,袁诗将两个人的生死离别与百姓的生死离别进行对比。

  8.空、先 悲愤

  9.两句用典明志,诸葛老师坚持北伐,虽出师未捷,但名满天下,诗人用典意在贬斥那些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复中原之志亦将“名世”,诗人在现实找不到安慰,便只好将渴求慰藉的灵魂放到未来,自然是无奈之举。

  10.引用了南朝檀道济的典故,表达自己忠心为国,却不得重用,壮志难酬的痛苦和惆怅。

  11.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形象概括了25年前两次胜利的战斗,意在表明南宋人民具有保卫自己国土的伟大力量,也是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可以想象当年他投身战斗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1.(1)形象: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

  (2)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了下来。“侵”写出了竹影移动扩大的渐进过 程。“晚”字则写出了竹影给人带来的时间错觉。

  (3)答案符合诗意,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一:要尊重天性,顺应自然。

  示例二:要呵护人才,不要摧残人才。

  示例三:期待得到提携,使自己有所作为。

  2(1)忧思

  (2)开头两句通过动作描写(夜晚失眠,起来弹琴),婉约表达了诗人心中的隐忧。三、 四、五、六句通过“明月、清风、孤鸿、翔鸟”以动写静,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意境,以清冷的自然景色为衬托来抒写内心的孤独和忧思。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点破忧思、伤心。

  (3)阮籍在政治上本有济世之志,曾登广武城,观楚、汉古战场,慨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当时明帝曹叡已亡,由曹爽、司马懿夹辅曹芳,二人明争暗斗,政局十分险恶。曹爽曾召阮籍为参军,他托病辞官归里。正始十年(249),曹爽被司马懿所杀,司马氏独专朝政。公元254年,司马师废魏帝曹芳,立曹髦。公元260年,司马昭杀曹髦,立曹奂。死后,由其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阮籍就是处在司马氏与曹氏激烈斗争的政治漩涡之中。为了保全自己,他不得不小心翼翼,虚与周旋。生于乱世,阮籍常用醉酒的方法,在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全自己。司马氏杀戮异己,被株连者很多。阮籍本来在政治上倾向于曹魏皇室,对司马氏集团怀有不满,但同时又感到世事已不可为,于是他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或者闭门读书,或者登山临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缄口不言。

  不过在有些情况下,阮籍迫于司马氏的淫威,也不得不应酬敷衍。他接受司马氏授予的官职,先后做过司马氏父子三人的从事中郎,当过散骑常侍、步兵校尉等,因此后人称之为“阮步兵”。他还被迫为司马昭自封晋公、备九锡写过“劝进文”。因此,司马氏对他采取容忍态度,对他放浪佯狂、违背礼法的各种行为不加追究,最后得以终其天年。

[1] [2]  下一页


Tag:高二语文同步练习高二语文同步练习大全,高二学习方法高中学习 - 高二学习 - 高二语文 - 高二语文同步练习
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二语文选修答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