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高分吧中小学教育高中学习高二学习高二语文高二语文同步练习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综合能力测验» 正文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综合能力测验

[02-15 13:38:12]   来源:http://www.kgf8.com  高二语文同步练习   阅读:8807

概要: 15、作者在开篇强调“旅行之乐,在起点,在终点,更在那前往中的沿途浏览”,文中二、三、四段的哪些内容具体体现了人生旅途中的“浏览”?(3分) 16、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 书中毕竟有人生,人生毕竟一部书”这句话的深刻含义。(3分) 17、从全文看,第六段“朋友打来电话”这件事,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起了什么作用?(4分) 18、下面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6分) A、本文开篇以“愿乘火车”“愿乘轮船”“愿乘飞机”的排比句式实写了旅行之乐,句式整齐,领起全篇。 B、文章以追寻和思考人生的真谛为主线,脉络清晰,篇末以点睛之笔,揭示了“春从心出”的深刻含义。 C、第三段中“琴弦般颤动的情愫”是指对人生的热爱和珍惜之情,语言新颖、贴切、形象。 D、 第四段中作者对“以往”和“如今”&ld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综合能力测验,标签:高二语文同步练习大全,高二学习方法,http://www.kgf8.com
 
 
 
15、作者在开篇强调“旅行之乐,在起点,在终点,更在那前往中的沿途浏览”,文中二、三、四段的哪些内容具体体现了人生旅途中的“浏览”?(3分)
 
 
 
16、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 书中毕竟有人生,人生毕竟一部书”这句话的深刻含义。(3分)
 
 
 
17、从全文看,第六段“朋友打来电话”这件事,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起了什么作用?(4分)
 
 
 
18、下面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6分)
 
A、本文开篇以“愿乘火车”“愿乘轮船”“愿乘飞机”的排比句式实写了旅行之乐,句式整齐,领起全篇。
 
B、文章以追寻和思考人生的真谛为主线,脉络清晰,篇末以点睛之笔,揭示了“春从心出”的深刻含义。
 
C、第三段中“琴弦般颤动的情愫”是指对人生的热爱和珍惜之情,语言新颖、贴切、形象。
 
D、 第四段中作者对“以往”和“如今”“害怕走进书店”的原因进行分析,目的在于突出如今生活水平的提高。
 
E、作者巧妙地以“零星如梳齿上的断发”比喻往昔岁月的痕迹,以“ 沙石硌牙”比喻阅读时遇到别字时的感受。
 
 
 
四、语言表达题(12分)
 
 
 
19、下面是某传媒公司关于一则家具广告的创意,请具体说说其中不得体的地方。(6 分)
 
【背景】 崇山峻岭,树木苍苍,绿色无边。
 
【画面】 特写其中一棵大树,树根,树干,树干的年轮剖析面,标示100年、200 年……
 
【画外音】 经典家具,百年典范。
 
 
 
20、下面的句子有两种不同的理解,请按照要求改写,以消除歧义。(6分)
 
他没有听从导师的建议对论文的观点加以修饰,变更全文结论。
 
(1)表达“导师建议修改变更”,这个句子应改为:
 
(2)表达“导师不同意修改变更”,这个句子应改为:
 
 
 
五、作文(40分)
 
21、有这样一则寓言:算盘对主人说:“ 我身上缺了些珠子。”主人说:“ 给你补齐了,那不就行了吗?”补完后,算盘却再也不能使用了。
 
请以“留下一点空白”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5)不得抄袭。

答案与解析研读
 
1、A (A 都读jìng;B 和面huó; C翘首以待qiáo;D 恬不知耻tián)
 
 
 
2、D (错误分别是“班配”的“般”,“不落巢臼”的“窠”和“ 挺而走险”的“ 铤”,还是在形近字和同音字上做文章,本无“班配”“不落巢臼”“挺而走险”这三个词。相信只要平时留心积累,一定可以顺利过关。)
 
 
 
3、B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有不同的看法,各有道理。“ 各执一词”意思是各人坚持自己的看法说法,调强双方意见对立,争论不休,故不可替换。可以说“各抒己见”)
 
 
 
4、C (A 项中删去省略号后面的逗号。B 项“ 古人说”后边的冒号去掉,“ 文无定法”后的句号改为逗号。D 项分号改为逗号,后面的“等等”删去。)
 
 
 
5、B (A 项语序不当,“发展”同“稳定”对调。C 项成分残缺,在“ 研究”前加“ 对”字,让“对……课题”作“ 提供”的宾语。D 项的第一个分句前后不对应,将第一句中的“如何”删去。)
 
 
 
6、B  7、薛昭因定罪流放而投奔房光庭,房光庭把他藏起来。(关键点:坐,因犯罪……。)
 
 
 
8、如果把他抓起来送交官府,朝廷中的官员们又将怎样对待我呢?( 关键点:居庙堂者,朝廷中的官员;何以见待。)
 
 
 
9、宰相认为房光庭有义气,让他外出到磁州任刺史。( 关键点:义,认为……有义气;出,由京城调往外地,遭贬之意。)
 
附:参考译文
 
    房光庭负气仗义,不拘小节。薛昭因定罪流放而投奔房光庭,房光庭把他藏起来。消息泄露后,御史陆遗紧逼他把薛昭交出来,房光庭害怕了,就去见宰相。宰相问他说:“你是郎官,为什么藏匿这人呢?”房光庭说:“ 光庭我和薛昭是老朋友,他无路可走才来投奔我。而且他所犯的也不是重大刑案,光庭我能不收留他吗?如果把他抓起来送交官府,朝廷中的官员们又将怎样对待我呢?”宰相认为房光庭有义气,让他外出到磁州任刺史。
 
 
 
10、依次为:表明情节的省略(为了简洁),表明说话中的停顿(便于刻画人物)
 
 
 
11、①反映小伙子无意冲撞老人后羞愧不安的心理 ②描绘小伙子腼腆、不好意思的心理 ③体现出老张感激、敬佩的心情
 
 
 
12、①人物形象突出,造成艺术悬念,简洁、干净 ②不是闲笔。用意有二:一是反映生活的某一层面(搭公共汽车紧张,因误点而被扣奖金),二是引出老张的心理活动,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③不点出人名更自然些,有助于反映小伙子做好事不张扬的品格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高二语文同步练习高二语文同步练习大全,高二学习方法高中学习 - 高二学习 - 高二语文 - 高二语文同步练习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综合能力测验》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