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高分吧中小学教育高中学习高二学习高二语文高二语文同步练习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基础过关卷·第四单元» 正文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基础过关卷·第四单元

[02-15 13:38:58]   来源:http://www.kgf8.com  高二语文同步练习   阅读:8835

概要:毋(wú )宁 惴惴(zhuì )不安 发酵( jiào ) 细胞( bāo ) 二、改正下列词语中书写错误的字。 重蹈复辙 覆 水泻不通 泄 挺而走险 铤 立杆见影 竿 沤心沥血 呕 再接再励 厉 独具惠眼 慧 三、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1)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 禽 )通( 擒 ) (2)员径八尺 (员 )通( 圆 ) (3)合盖隆起,形似酒尊 ( 尊 )通( 樽 ) 四、古今异义 1、举孝廉不行古义:不去 ( 应荐 ) 。今义:不可以。 2、寻其方面古义:方向。今义: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3、公车特征拜郎中:古义:特地征召。今义:事物的特点、征象、标志等。 4、衡下车,治威严:古义:官吏初到任。今义:从车上下来。 五、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连辟公府不就 征召; 就职,去赴任 2、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设置 3、施关发机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基础过关卷·第四单元,标签:高二语文同步练习大全,高二学习方法,http://www.kgf8.com

毋(wú )宁   惴惴(zhuì )不安 发酵( jiào ) 细胞( bāo )
 
二、改正下列词语中书写错误的字。
 
重蹈复辙 覆        水泻不通 泄       挺而走险 铤       立杆见影 竿     
 
沤心沥血 呕       再接再励 厉      独具惠眼 慧     
 
三、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1)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 禽 )通( 擒 )
 
(2)员径八尺                      (员 )通( 圆 )
 
(3)合盖隆起,形似酒尊            ( 尊 )通( 樽 )
 
四、古今异义
 
1、举孝廉不行古义:不去 ( 应荐 ) 。今义:不可以。
 
2、寻其方面古义:方向。今义: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3、公车特征拜郎中:古义:特地征召。今义:事物的特点、征象、标志等。
 
4、衡下车,治威严:古义:官吏初到任。今义:从车上下来。
 
五、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连辟公府不就          征召; 就职,去赴任
 
2、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设置
 
3、施关发机      枢纽,关键
 
4、中有都柱      大
 
5、衡善机巧      器械的巧妙
 
6、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平素,向来
 
7、衡少善属文           擅长
 
8、大将军邓奇其才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奇。

9、妙尽璇机之正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研究透了。形容词作名词,正确的道理。
 
10、精思傅会           文章的经营构思
 
六、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连词,表转折,却
 
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连词,表承接。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代词,代地动仪的预报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代词,代用仪器测报地震这件事
 
因以讽谏                连词,表目的,来。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介词 用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于是,就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才
 
七、一词多义
 
①a.游于三辅(表处所,在   )
 
b.虽才高于世(表比较   )
 
②a.因入京师,观太学(趁(机会)  )
 
b.……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用  )
 
c.伺者因此觉知(因为    )
 
③a.公车特征拜郎中(  召)
 
b.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征象  )
 
④a.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精心  )
 
b.以精铜铸成(纯  )
 
八、翻译句子,指出各句包含的语法现象。
 
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②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③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④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解答:①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他)却不去应荐,多次被公府征召,(他)也没有去就任。——“举”、“辟”为被动用法,“不行”、“不就”省略主语“他”,即张衡。“连辟公府”是“连辟于公府”,省略“于”。
 
②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才能奇特,累次召请(他),(他)没有应召。——“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省略“召”的宾语和“不应”的主语(即兼语)“其”。
 
③用篆字山、龟、鸟、兽等图案雕饰。——状语后置。
 
④自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这样的事。——“所记”,“所”+动词、组成名词性结构。“未之有”即“未有之”,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
 
九、文学常识
 
1.五经指 《诗》 、 《书》 、 《礼》 、  《易》 、《春秋》五部儒家经书。
 
2. 六艺指 礼 、 乐 、 射 、 御 、 书 、 数   六种学问和技能。
 
3. 《两都赋》《二京赋》的作者分别是 班固 、张衡 。两都是指 长安 和 洛阳 。

4.拜是指 授予官职,调动官职的说法有 迁 、 转 、徙 等。
 
 
 

上一页  [1] [2] 


Tag:高二语文同步练习高二语文同步练习大全,高二学习方法高中学习 - 高二学习 - 高二语文 - 高二语文同步练习
保存 | 打印 | 关闭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基础过关卷·第四单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