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①物质决定意识②矛盾具有特殊性③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④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A.①② B. ②③ C.①④ D.②④16.我们之所以把扩大内需作为我们的根本之策,其辩证法理论依据是 ( ) 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B.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重要条件 C.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D.规律具有客观性鲁迅说:“不耻最后”,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会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它所向往的目标。据此回答17-18题17.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 ) A.在事物发展过程中,速度的快慢是无所谓的 B.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 C.事物的联系是绝对无条件的 D.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18.鲁迅这句话给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的启示是 ( ) A.要坚持适度原则 B.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C.要重视量的积累 D.要善于抓住机遇19.从哲学上看,“一波三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形象地说明了 ( ) A.事物发展的状态 B.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C.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 D.新事物是对
高二上学期政治单元练习(二),标签:高二政治同步练习大全,高二学习方法,http://www.kgf8.com
27.《人民日报》报道:纵观全局,分析各种因素、利害,开拓国内市场仍应是我们发展经济的立足点,有必要继续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采取积极措施继续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同时加强对外商投资的服务和引导,扩大外商投资的规模,千方百计地扩大出口。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说明我们把开拓国内市场作为立足点,同时又积极吸引外商投资的必要性。(12分)
28.阅读下列材料:
计算一个圆周长,可以在圆内作内接正方形,然后作正八边形、正十六边形,……一直到作正 n 边形。从正方形到正 n 边形,每一条边都是直线,都可计算,当
n→∞时,正 n 边形变成了圆形,n 个边的和就转化为圆周长,直线变成了曲线。
请用唯物辩证法的原理说明上述变化,并指出这一原理对我们的启示。(14分)
29.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正在加快发展,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人类社会大踏步地前进。国际局势总体上趋向缓和。但是,人类生存安全面临的挑战和威胁仍继续存在。”
(1)上述对问题的看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那些观点?(6分)
(2)指出这些哲学观点是如何在上述材料中反映出来的?(6分)
www.kgf8.com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ACDDA 6—10 BBDAC 11—15 AABBA 16—20 CDCCC 21—25 CBBCD
二、非选择题:
26.答:(1)题中的观点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正确的。事物的矛盾包括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即内因与外因。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内因与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2)但题中的观点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就片面了,因为在事物的内因与外因中,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发展的源泉,而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不能笼统地认为内外因都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27.答: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重要条件。我们把开拓国内市场作为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说明我们重视内因,把内因当作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证明,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依靠我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我们注意扩大外商投资的规模,表明我们重视外因的作用,这必将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28.答: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1)当在圆内用内接正方形时,这时线段是直的,当再作内接正八边形、正十六边形……正n边形,事物仍处于量变阶段,但当n→∞时量变已经开始积累到一定程度开始了质变,正n边形变成圆形,n 个边的和变成圆周长。
(2)质量互变关系原理告诉我们:①要坚持适度原则。当我们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时,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内 ②要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的飞跃。事物的发展最终要通过质变来实现,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③要重视量的积累。没有一定程度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事物质的飞跃和变革。
29.答:(1)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变化发展;矛盾普遍存在,应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2)材料中指出,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正在加快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社会大踏步前进,这都反映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在变化发展的观点;材料中指出国际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但挑战与威胁仍继续存在,体现了一分为二的观点,同时也反映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