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90岁:耄耋之年,鲐背之年。 99岁:白寿之年。 100岁:天年,百寿之年,期颐之年。 www.kgf8.com 时辰记忆法 古人根据一天的天色变化,把24小时按2小时为一个时辰,分为12个时间段,分别是: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05时至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 (09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 未时:日
巧记高考语文“文化常识” 八种方法,标签:高三语文复习指导大全,高三学习方法,http://www.kgf8.com90岁:耄耋之年,鲐背之年。
99岁:白寿之年。
100岁:天年,百寿之年,期颐之年。 www.kgf8.com
时辰记忆法
古人根据一天的天色变化,把24小时按2小时为一个时辰,分为12个时间段,分别是: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05时至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 (09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
未时:日,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 (13时至 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17时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 (21时至23时)。
佳节记忆法
除“春节”外,我国还有七大传统节日是不能忘记的:
1、元宵,农历正月十五。元宵意指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又称为“上元节”。
2、端午,农历五月初五。
3、中秋,农历八月十五,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4、重阳,农历九月初九。叫“登高节”,习俗有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现在我国又将九月初九定为敬老节。
5~6、清明和寒食,农历三月十五之前。清明节是唯一以节气兼节日的民俗大节,主要指自然节气,后来成为了祭祀祖先的重要节日。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有吃寒食的风俗。
7、七夕,农历七月初七,中国古代的情人节。也有人称为 “乞巧节”或“女儿节”。
此外还有农历十二月初八的“腊日”,农历十二月二十三的 “灶日”;农历“立春”和“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的“社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