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高分吧中小学教育高中学习高考学习高三语文复习高三语文复习指导高考诗歌对比鉴赏题的几个关注点» 正文

高考诗歌对比鉴赏题的几个关注点

[10-19 22:41:23]   来源:http://www.kgf8.com  高三语文复习指导   阅读:8997

概要: 三、比较诗歌的意境的差异 诗词的意境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连缀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写的事物或画面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它具有极强的感染力。鉴赏诗歌,重在领悟诗的意境,能够领悟诗词的意境就能准确理解诗词所要表达的思想或所抒发的感情。因此,比较诗歌的意境的差异便成为考查点。例如2006年内蒙古通辽市模拟试卷: 阅读下面两首小令,回答以下问题 「越调」远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双调」 沉醉东风 秋景 卢挚 挂绝壁松枯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四围不尽山,一望无穷水,散西风满天秋意,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 14、试从作品意境及作者表现的情感比较两手小令的异同。 「分析」:此题的置疑角度是比较鉴赏古代诗词的艺术境界和表现的情感。可作答为:两首小令都运用了白描手法展示秋天的景色,这是共有的特征,所不同的是,第一首小令的作者经过精心布置,把秋天傍晚几个特有的孤立的景物

高考诗歌对比鉴赏题的几个关注点,标签:高三语文复习指导大全,高三学习方法,http://www.kgf8.com

    三、比较诗歌的意境的差异

    诗词的意境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连缀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写的事物或画面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它具有极强的感染力。鉴赏诗歌,重在领悟诗的意境,能够领悟诗词的意境就能准确理解诗词所要表达的思想或所抒发的感情。因此,比较诗歌的意境的差异便成为考查点。例如2006年内蒙古通辽市模拟试卷:

    阅读下面两首小令,回答以下问题

    「越调」远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双调」  沉醉东风

    秋景        卢挚

    挂绝壁松枯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四围不尽山,一望无穷水,散西风满天秋意,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

    14、试从作品意境及作者表现的情感比较两手小令的异同。

    「分析」:此题的置疑角度是比较鉴赏古代诗词的艺术境界和表现的情感。可作答为:两首小令都运用了白描手法展示秋天的景色,这是共有的特征,所不同的是,第一首小令的作者经过精心布置,把秋天傍晚几个特有的孤立的景物巧妙地组合起来,创造出了萧瑟苍凉的意境,突出地勾勒出旅途中游子的孤单与寂寥,表现了羁旅悲怀; 而第二首小令的作者写在满天秋意里泛洞庭湖下小项的观感,气象明朗开阔,意境飞动,透露出了开朗乐观的情怀。

www.kgf8.com

    四、比较诗歌的选材立意的差异

    由于不同的诗人,或不同一时期的诗人的生活经历不同,处境各异,追求有别,所以面对同一题材,他们的诗歌选材立意自然也不同。因而比较诗歌的选材立意的差异就成了高考命题的关注点。例如2006年北京东城区高考模拟试卷:

    15、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以下问题 .

    (甲)寒食                          (乙)寒食

    (唐)孟云卿                     (唐)韩翝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问题:甲 、乙两首《寒食》都是唐代诗人的作品,是比较两首诗在选材立意方面的异同。

    「分析」:由于两位诗人的生活经历不同,所处环境各异,追求也不同,诗人孟云卿从独在他乡、身为异客的寒士角度感受寒食节的;诗人韩翝则诗则从寒食节的皇都风光着笔,突出皇族与宠臣的特权,隐寓了对特权阶层的讽喻之意。可作答为:两首诗均写出了寒食节时春天繁花竞放的迷人景象。虽地域不同,但都充满春意。两首诗所抒发的感情有所不同。(甲)诗从独在他乡、身为异客的寒士角度感受寒食节的,一个“悲”字写出了寒食的辛酸,也表达了对贫居者的深切同情。(乙)诗则从寒食节的皇都风光着笔,突出皇族与宠臣的特权,隐寓了对特权阶层的讽喻之意。 www.kgf8.com

    五、比较诗歌的风格的差异

    风格是诗人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与众不同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不同的诗人自有不同的风格,同一位诗人在不同的创作时期或不同的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风格也不同。因而,比较诗歌的风格的差异也便成为高考的关注点。例如2006年北京海淀区试卷;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以下问题 .

    咏怀古迹五首之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王昭君

    李白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燕支长寒雪作花,

    蛾眉憔悴没胡沙。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15、请从整体上简要说一说这两首同样以王昭君的不幸遭遇为题材的诗,在艺术风格上有何不同?

    「分析」:要准确地把握古代诗歌的风格,这不仅要求我们在平时完成一定量的阅读积累,还要我们具备较高的诗歌综合鉴赏能力。由于李白和杜甫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不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格调、气派和趣味也不同。因此可作答为:同样以王昭君的不幸遭遇为题材,李白和杜甫这两首诗各有特色,基本上能体现两人不同的艺术风格:李诗飘逸,杜诗沉郁。两人都对王昭君的不幸遭遇充满了同情,但杜诗不只停留在同情惋惜这一步,还表达了沉郁怨愤之情。诗一开始,就似有千钧之力,有千岩竞秀、万壑争流之势,以致古人说:“昔人评‘群山万壑’句,颇似生长英雄,不似生长美人。”李诗第二联是“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而杜诗则更沉郁“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一个“一”字,一个“独”字,将王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最后两联,两诗都写出了凄婉的氛围,而杜诗中因为用了“空归”“月夜魂”“千载”“分明”等语,就显得更加的孤愤悲壮。

上一页  [1] [2] 


Tag:高三语文复习指导高三语文复习指导大全,高三学习方法高中学习 - 高考学习 - 高三语文复习 - 高三语文复习指导
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考诗歌对比鉴赏题的几个关注点》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