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高分吧中小学教育高中学习高考学习高三语文复习高三语文复习指导2017高考语文答题公式» 正文

2017高考语文答题公式

[05-17 21:41:58]   来源:http://www.kgf8.com  高三语文复习指导   阅读:8898

概要: ⑤如果要求用精炼的语言从作品内容、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写作手法中选择一个方面对文学名著进行评点,最好考虑人物形象上下手答题。 十四、写信。 公式: ①注意书信格式(开头称谓顶格写,“此致”、“敬礼”的位置,写信人的署名,写清年月日)。 ②用简明的文字写明材料的事实。 ③表示祝愿、希望等的内容放在书信内容最后面。 十五、编短信。 公式: ①用“沪”一类的字简写地名。 ②材料事实编写在卷面上也要抓句段主干内容来写。 十六、诗文佳句赏欣。 公式: ①推敲词语运用,注意用“生动”、“形象”、“逼真”等词语。格式为:……用运的好,描写了(或刻画了)……,十分形象、生动、传神。 ②从修辞格来赏欣,见前面修辞格。 ③从诗文整句的思想性来赏欣,要从诗文所具有的意境(思想境界,包含的哲理)上来写,类似于解释诗句。 十七、说明文学家(或文学作品)风格。 公式: ①写明作者所生活的年代。

2017高考语文答题公式,标签:高三语文复习指导大全,高三学习方法,http://www.kgf8.com
 ⑤如果要求用精炼的语言从作品内容、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写作手法中选择一个方面对文学名著进行评点,最好考虑人物形象上下手答题。
 十四、写信。
 公式: ①注意书信格式(开头称谓顶格写,“此致”、“敬礼”的位置,写信人的署名,写清年月日)。 ②用简明的文字写明材料的事实。 ③表示祝愿、希望等的内容放在书信内容最后面。
 十五、编短信。
 公式: ①用“沪”一类的字简写地名。 ②材料事实编写在卷面上也要抓句段主干内容来写。
 十六、诗文佳句赏欣。
 公式: ①推敲词语运用,注意用“生动”、“形象”、“逼真”等词语。格式为:……用运的好,描写了(或刻画了)……,十分形象、生动、传神。 ②从修辞格来赏欣,见前面修辞格。 ③从诗文整句的思想性来赏欣,要从诗文所具有的意境(思想境界,包含的哲理)上来写,类似于解释诗句。
 十七、说明文学家(或文学作品)风格。
 公式: ①写明作者所生活的年代。 ②写明作者作品的特征。 ②结合作者具体作品中的“诗文句”来说明特点。
 十八、文言句子划分停顿。
 公式:  1、带有“故”、“是以”等标志的句子,在这些词语之后画斜线。  2、名词作状语的,在这个词语之前划。  3、“可以”类实际是两个词语,在“可”后划。  4、主语和谓语之间划。  5、谓语与宾语之间划。
 十九、结合语境说加点词语在文中的特殊含义。
 公式:  1、先解释这个词的本义。  2、……描写了(或刻画了)……  3、……意思是……
 二十、前后照应。
 公式:  1、在文章开头、中间、结尾找出关键词。  2、……与……相互照应,表现了……
 二十一、巧设悬念。
 公式:  1、在文章开头找出作者所设的悬念(关键词)。  2、……,使文章情节曲折、跌宕起伏。
 二十二、文章开头写景语段的作用。
 公式:  1、分析所写景物的特色。  2、……描写了……,为下文写……打下了伏笔。
 二十三、记叙线索。
 公式:  1、分析线索种类:1、以“物”为线索;2、以“事”;3、以“人”;4、以“时间”;5、以“感情”。  2、以……为线索,串连事例,塑造人物形象,集中表现了主题。
 二十四、称谓变化。
 公式:  1、找出人物称谓的变化词语。  2、采用第一人称,亲切、真实。  3、称谓变化也反映了情感的变化。
 
 
 

上一页  [1] [2] [3] 


Tag:高三语文复习指导高三语文复习指导大全,高三学习方法高中学习 - 高考学习 - 高三语文复习 - 高三语文复习指导
保存 | 打印 | 关闭
《2017高考语文答题公式》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