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近年来,有网上阅读习惯的人数在迅速增加,网络阅读成为读者的第二大阅读方式,仅次于读书,超过报纸和杂志。但上网的人中,以读书为目标的人尚属极少数。更为关键的是,一些专家指出,与阅读传统的纸质图书相比,网上阅读是一种“浅阅读”,难以获得深刻的阅读体验,留给读者感悟、思考、想像和再创造的空间不大。作家王蒙认为,阅读纸质的书,能带来更高的专注、平静和思考。 如何养成读书的习惯?在《现代汉语词典》里,习惯是指“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而“瘾”则既指“由于神经中枢经常接受某种外界刺激而形成的习惯性或依赖性”,也“泛指浓厚的兴趣”。习惯也好,瘾也罢,都是可培养的。有一项研究认为,干什么事情,只要连续做30天,就会上瘾、成瘾。读书也如此,贵在坚持,形成习惯,积养成瘾。从娃娃抓起,从小学教育抓起,也许用不了多少年,手捧一卷、甘之如饴,能成为公园、地铁及千万家庭里的平常风景。
2017届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三),标签:高三语文作文指导大全,高三学习方法,http://www.kgf8.com近年来,有网上阅读习惯的人数在迅速增加,网络阅读成为读者的第二大阅读方式,仅次于读书,超过报纸和杂志。但上网的人中,以读书为目标的人尚属极少数。更为关键的是,一些专家指出,与阅读传统的纸质图书相比,网上阅读是一种“浅阅读”,难以获得深刻的阅读体验,留给读者感悟、思考、想像和再创造的空间不大。作家王蒙认为,阅读纸质的书,能带来更高的专注、平静和思考。
如何养成读书的习惯?在《现代汉语词典》里,习惯是指“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而“瘾”则既指“由于神经中枢经常接受某种外界刺激而形成的习惯性或依赖性”,也“泛指浓厚的兴趣”。习惯也好,瘾也罢,都是可培养的。有一项研究认为,干什么事情,只要连续做30天,就会上瘾、成瘾。读书也如此,贵在坚持,形成习惯,积养成瘾。从娃娃抓起,从小学教育抓起,也许用不了多少年,手捧一卷、甘之如饴,能成为公园、地铁及千万家庭里的平常风景。 www.kgf8.com
如何保证不跟公众“躲猫猫”
广受关注的云南“躲猫猫”事件以“网友调查委员会”的介入告一段落。然而,公众的质疑并未止息。
首先应该肯定的是,云南省委宣传部出面邀请网友组成调查委员会到事发地展开调查,体现了对网络民意的尊重和对公众知情权、参与权的保障。对敏感事件不与公众“躲猫猫”的诚意,是积极回应网络舆情、满足公民知情权的一种尝试,成为官民在知情权问题上良性互动的范本,体现了民主政治的开明之风,国新办网络局对此也表示了肯定。
我们欣喜这样的进步,同时也在思考,一个由网友参与的既不“专业”又受到刑事诉讼法限制的民间团体,凭十几个小时走马观花的“眼见”,是否真能达到“为实”的目的?调查委员会已在报告中坦陈:“这篇报告,绝不可能是让‘躲猫猫’事件‘解密’或者‘真相大白’的文件,我们只能保证我们的良心、责任能在这一天得到体现,任由网友评说。”同样值得思量的是,这份只能保证“良心、责任”却并不具法律权威性的报告公布后,网友对案情质疑的声音更加复杂,认为调查是“政府主导下的一次作秀”的指责依旧存在。
看来,问题的症结不是出在由谁调查上。从去年以来“打酱油”、“俯卧撑”的流行,到几天内 “躲猫猫”成为网络热词,不能不让人思考这些问题——在网络时代,政府和公民如何互动、权力对权利如何尊重、政府的公信力如何维护?
毫无疑问,网络时代为“扩大公民有序参与政治”拓展了更大的空间,也带来了政府治理前所未有的崭新课题。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下,各级政府部门以不同的方式做出努力,保证广大公众“参与权”的实现。但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各种有所突破的“个案”让我们发现,仅仅有与时俱进的理念,以及化解矛盾、维护和谐的初衷,还远远不够。伴随着民主政治逐渐推进的脚步,伴随着公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意识的不断强化,要想建立起警民、官民的良性互动关系,还有许多基础性工作需要我们去做。比如,如何进一步维护政府公信力,增强公众对司法的信心。
在法治时代,谁是揭开真相、化解矛盾、实现公平正义可信服的力量?就“躲猫猫”事件而言,最终还有赖于司法机关开展独立调查。按照法律规定,第三方应该是检察机关,人大等监督机关也可适时介入。而网友参与案件调查只能是特例,不应该也不能成为法治社会的常态。
只有不断建立并完善公开透明的机制确保“程序正义”,不断强化公众对法律的尊重和对政府依法行政的信心,真相才不至于跟公众“躲猫猫”,个案才不至于升级为公众普遍关注的公共事件。 www.kgf8.com
让“范跑跑”就业,天塌不下来
范美忠不仅是范美忠,他也是上有老下有小,他必须对自己的家庭负责。我们总不至于因为他犯了错就剥夺他工作的权利,就眼看着他幼小的女儿失去生活来源吧——这样就道德了吗?
12月29日《新京报》报道,此前曾表示聘用范美忠的北京开华培训学校召开媒体见面会,该校校长冉东正式声明,由于校方对聘用范美忠所引起的各方争议估计不足,学校决定无限期推迟范美忠的上岗时间,并为此向范美忠本人表示歉意。
时任四川省都江堰市光亚学校语文老师的范美忠,由于在汶川地震中扔下学生独自逃生,并在网上发表文章说,“《教育法》并没有规定在地震时老师一定要救学生,我一个人跑了,没有违反国家法规,无须内疚……”由此遭到舆论的炮轰,也因此丢了工作。没想到,他此次到北京就业又引来网友的一番“狂轰滥炸”,连聘用他的学校也招架不住,表示“无限期推迟范美忠上岗时间”。
网友们批评质疑范美忠当然没有问题,但是,如果把他赶得无处藏身,就有些不合适了。“范跑跑”理当受到道德谴责,但他的确没有触犯法律,舆论对他如此穷追猛打,客观上就有可能侵犯他就业的权利。站在法律的角度,范美忠与聘任学校之间的双向选择是各自的权利,舆论的干涉有点反应过度。
范美忠在地震期间的言行遭到了应有的舆论谴责,但他却有就业的权利,有生存、生活下去的权利,他即使“有罪”,也“罪不至死”。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