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设计开放性很强的练习,关注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关注“局部”与“整体”的教学思维的训练 第十二章 紧扣数据,抓住概念本质,紧密联系实际 对平均数、极差、方差的概念,注意把握教学的层次 让学生自主思考、相互交流,以形成结论 四、课程的教学过程要求我们: i. 课堂教学从:“复习——引入——讲授——巩固——作业”,转变为:“情境——问题——探究——反思——提高”,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ii. 数学课堂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殿堂转变为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构建自己有效的数学理解的场所。 iii. 数学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iv.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加师生互动、形象化表示数学内容、有效处理复杂的数学运算等。 v. 给学生提供成果展示机会,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及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五、 注意事项 1、要由“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式和能力”; 2、要由“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组织引导”; 3、本册内容较传统,但
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标签:教学计划,教学总结范文,http://www.kgf8.comii. 数学课堂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殿堂转变为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构建自己有效的数学理解的场所。
iii. 数学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iv.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加师生互动、形象化表示数学内容、有效处理复杂的数学运算等。
v. 给学生提供成果展示机会,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及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五、 注意事项
1、要由“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式和能力”;
2、要由“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组织引导”;
3、本册内容较传统,但教学方式不可以传统,不要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活动;
4、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活动创设问题的情境;
5、应当让学生思考自己作出判断,教师先不要作出相关的提示或暗示;
6、应设法让学生参与到“观察、探索、归纳、猜测、分析、论证、应用”的数学活动中来并适当搭造“合作、交流”的平台;
7、重点应落在掌握有关基础知识和技能;
8、要深入钻研,创造性的设计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教学进度)
第二周 2.1 二元一次方程组 1课时
2.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3课时
2.3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1课时
第三周 2.3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3课时
第二章复习 2课时
第四周 3.1 线段、直线、射线 2课时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