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桂甫《咏怀古迹, 中国历来最富传奇色彩的女子莫过于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四大美女。西施捧心、昭君出寒、貂蝉拜月、贵妃醉酒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寻常百姓间永不沉寂的话题。但我总觉得在那些庄严的历史和美丽的传奇背后,隐藏着另外一种更为深沉的东西,或许那才是她们真正的人生。 = www.kgf8.com 西施原是越溪之畔的洗纱女,出身贫寒,明代的《竺萝志,西子传》就曾这样描述:“父胃薪,母院纱。”她本有理由选择一种幸福平淡的生活方式,但她身处吴越接连不断的战乱之中,而她的情人范轰又是越王勾践的得力谋士,在所谓的“国家大义”面前,西施不得不做出一个极其与人性相违背的选择,远离范轰,被勾践送到吴国,从而诱使吴王夫差荒淫无度,墉理国事,从此“风动荷花水殿香,姑苏台上宴吴王&r
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桂甫《咏怀古迹,
中国历来最富传奇色彩的女子莫过于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四大美女。西施捧心、昭君出寒、貂蝉拜月、贵妃醉酒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寻常百姓间永不沉寂的话题。但我总觉得在那些庄严的历史和美丽的传奇背后,隐藏着另外一种更为深沉的东西,或许那才是她们真正的人生。 = www.kgf8.com
西施原是越溪之畔的洗纱女,出身贫寒,明代的《竺萝志,西子传》就曾这样描述:“父胃薪,母院纱。”她本有理由选择一种幸福平淡的生活方式,但她身处吴越接连不断的战乱之中,而她的情人范轰又是越王勾践的得力谋士,在所谓的“国家大义”面前,西施不得不做出一个极其与人性相违背的选择,远离范轰,被勾践送到吴国,从而诱使吴王夫差荒淫无度,墉理国事,从此“风动荷花水殿香,姑苏台上宴吴王”。正当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灭吴计划得以实现,越军洗劫了姑苏城,举国上下正欢呼雀跃之时,西施却被人沉江,因为她己与“亡国”二字相连,霸主最为忌讳。尽管善良的后来之人不忍心西施的悲剧,让她与原先的情人范蠡泛舟江上隐通人世,但是“祸水”一名仍长伴可怜的西施姑娘左右。那倾国倾城的一颦一笑之后,包含着历史莫大的不公,无怪乎罗隐诗曰:“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准?”
“天生丽质”的杨家之女“一朝选在君王侧”,在享尽了霓裳羽衣的富贵荣华之后,随着“安史之乱”的铁蹄,同样不可避免地被冠以“祸国殃民”之罪,被店玄宗赐以自尽而死,一缕香魂就这样消逝在马鬼坡。中国古代最优秀的宫廷舞蹈家就这样含恨而去。“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那只是白居易的美好想象而己,长生殿中旱己是人去楼空。
而那个历史上本无其人的貂蝉似乎离我们更为遥远,我又能对她妄加评论什么呢?
西施,美得无奈:玉环,美得凄凉;貂蝉,美得虚无。
那么昭君呢?
一想到这位绝世女子的惊人举动,我的思绪便滚滚而来。
中国古代的社会是一个以男性为主流的社会,女性只是这个社会的附属品,没有自我,只能围绕着男性世界打转。虽然也曾出现过一些优秀的女性,例如班昭、蔡琐、李清照等人,她们才华出众,曾让许多须眉为之汗颜,有的直到今天还保持着巨人魅力,但从总体上说,女子只能在这个社会中处于从属地位,一叠厚厚的二十四史只留给她们最狭小的一个角落。在这样一个社会中,做女人难,作为美女更难,中国自占就有“红颜薄命”一说,许多美女都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成为王朝斗争、朝廷斗争或是社会斗争中的牺牲品,例如西施、貂蝉、杨玉环。当普通百姓为她们美丽的传奇而津津乐道之时,我们是否想过那绝世艳丽的容貌背后,却是一把辛酸泪。
但历史总有例外的。我在阅读了许多关于昭君的文章之后,我发现昭君与中国历史上的许多美女有太多的不同。她是一个人气的女子,她不愿用皇宫的高墙束缚自己的一生,也不愿意成为宫廷倾轧的牺牲品,更不愿意成为帝王的陈设和玩物。她把自己的本体生命从汉宫中设释出去,论释到草原大漠广阔的天地中去,连释得淋漓尽致。她明白一个十分简单却是许多人都不明白的道理,做女人难,做美女更难,做得好惊天动地,做得不好黄花委地。她果断地做出了许多人甚至连想都没想过的决定,主动请缨远嫁匈奴。于是就有了流传千古的“昭君出塞”。
王昭君名始,是南郡秭归人工穰的女儿。应召入宫后,按当时的宫廷惯例,须先经画工描摹,然后呈上御览,准备召幸。当时的宫廷画师毛延寿生性贪鄙,屡向宫女们索贿宫女们都巴不得入宫受宠,大都倾囊相赠,毛延寿便易其丑为妍,昭君不愿无故费钱,毛延寿怀恨在心,便在她脸上添了一块胎记,易其妍为丑,以泄私愤。汉元帝只凭图画选幸,当然不知有昭君这等人物。她只得在汉宫秋月中打发那寂寥的岁月。
然而历史向昭君展现了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毛延寿最低下的一笔竟成了昭君一生最人的转折。
汉元帝竟宁元年,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来长安求婚。或许是在嫁了大人小小的公主之后感到乏味了,抑或是匈奴己今非昔比,汉元帝决定从宫女中择一人和亲匈奴。由于异国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的迥然不同以及语言的差异,当时远嫁异国的生活是十分悲苦的。西汉和亲乌孙的细君公主,就曾作过一首《悲秋歌》来抒发自己的悲苦的心情:
晋家嫁我兮天一方,
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旃为墙,
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
愿为黄鹤兮归故乡。
因此宫女们人都不愿远嫁他乡,对元帝的诏令置若周闻、退避三舍。然而昭君却毅然上书,请求远嫁匈奴。临行之前,昭君至御座前辞行,元帝这才发现昭君风华绝代,然而君王一言九鼎,岂可反悔,只得忍痛割爱,封昭君为公主,和亲匈奴。
公元前三三年,昭君出塞。
昭君,你真的决定走了吗?寒外的黄沙会迷蒙你的双眼,人漠的风雪会冻僵你的身躯,你将永远告别父母之邦,终老他乡。
是的,走了。这深宫高墙之中没有天日,那儿不应该成为人生的终点,为何不去塞外追寻自由。于是马鞭一挥,你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