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高分吧中小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三学习初三化学初三化学知识点梳理初三化学知识要点:常见的碱、碱的通性» 正文

初三化学知识要点:常见的碱、碱的通性

[10-19 22:43:03]   来源:http://www.kgf8.com  初三化学知识点梳理   阅读:8242

概要:典型例题 例1 现有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三种无色液体,只用酚酞试液如何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解析 酚酞遇碱显红色,而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均显无色,因此可先鉴别氢氧化钠,再利用中和反应将盐酸鉴别出来,最后剩下的就是氯化钠溶液.具体步骤为,第一步:将三种溶液各取少量,分别盛于三支试管中,然后分别滴加酚酞试液,变红的试管里是NaOH溶液;第二步:用另两种溶液分别滴入红色的氢氧化钠溶液(含酚酞)中,红色逐渐褪去的是盐酸,不能褪去的是NaCl溶液. 例2 现有①NaCl、②Mg(NO3)2、③NaOH、④FeCl3四种溶液,不另用任何试剂,仅用观察法和溶液之间的相互反应就可以将其区分开,则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是( ) A.④②③① B.④③②① C.④②①③ D.③④①② 解析 此题属于不用其它试剂自身鉴别题,这一类型的题目如果没有限定“只用化学方法或物

初三化学知识要点:常见的碱、碱的通性,标签: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梳理,http://www.kgf8.com
典型例题
例1  现有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三种无色液体,只用酚酞试液如何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解析  酚酞遇碱显红色,而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均显无色,因此可先鉴别氢氧化钠,再利用中和反应将盐酸鉴别出来,最后剩下的就是氯化钠溶液.具体步骤为,第一步:将三种溶液各取少量,分别盛于三支试管中,然后分别滴加酚酞试液,变红的试管里是NaOH溶液;第二步:用另两种溶液分别滴入红色的氢氧化钠溶液(含酚酞)中,红色逐渐褪去的是盐酸,不能褪去的是NaCl溶液.   例2  现有①NaCl、②Mg(NO3)2、③NaOH、④FeCl3四种溶液,不另用任何试剂,仅用观察法和溶液之间的相互反应就可以将其区分开,则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是(    ) A.④②③①      B.④③②①      C.④②①③      D.③④①② 解析  此题属于不用其它试剂自身鉴别题,这一类型的题目如果没有限定“只用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可先依据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等)判断,然后根据化学性质不同加以区别.首先观察呈棕黄色的是FeCl3溶液;然后将余下的三种无色溶液分别各取少量于三支洁净的试管中,再分别滴入几滴FeCl3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的原溶液是NaOH;再将余下的二种溶液分别取少量原溶液于二支洁净的试管中,再分别滴入几滴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原溶液是Mg(NO3)2溶液;余下的一种则是NaCl溶液.故答案为B.   例3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以水、碳酸钙、碳酸钠为原料,制取烧碱的过程. 解析  物质的制取方法是由物质的性质决定的.本题以限定物质为原料制取一种碱.在初中学习范围内,碱类物质的制取有两种方法:①碱性氧化物和水直接化合生成碱(可溶性碱);②碱和盐反应生成另一种碱和另一种盐. 要制取NaOH,一是可由Na2O溶于水制得,但本题中无法制取Na2O,故此方法不行;二是由碱和盐反应制取,要制取NaOH,可由Na2CO3与Ca(OH)2反应制取,而Ca(OH)2,可由CaO溶于水而制取,CaO可由碳酸钙高温煅烧制得. 解答  ①CaCO3 CaO+CO2↑; ②CaO+ H2O=Ca(OH)2; ③Na2CO3+Ca(OH)2=2NaOH+CaCO3↓   例4  为了证明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已经部分变质,请分别选用三种不同物质类别的试剂完成三种实验方案的设计,并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方案 步骤一 步骤二(选用试剂及实验现象) 方案一 取样2mL于试管中   方案二 取样2mL于试管中   方案三 取样2mL于试管中     解析  NaOH溶液在空气中部分变质是由于NaOH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的结果:2NaOH+CO2=Na2CO3+ H2O.若要证明已经部分变质,只需要证明有Na2CO3存在即可(实际上是证明CO32-存在).本题要求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属发散性试题,在一定程度上能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   方案一:加过量盐酸(或硫酸或硝酸)有气泡出现.方案二:加氢氧化钡(或氢氧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方案三:加氯化钡(或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   例5  建筑上制混凝土,农业上降低土壤酸性、农药上配制波尔多液都要用到的一种碱是          ,它的电离方程式为                               ,用这种碱和硫酸铜溶液配制波尔多液时,不能用铁制容器,是因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分析  根据题中所给碱的用途知,这种碱是Ca(OH)2.配制波尔多液时,由于铁制容器中的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因此波尔多液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   Ca(OH)2,Ca(OH)2 Ca2++2OH-     Fe+CuSO4=Cu+FeSO4   【课本难题解答】 1.有两瓶溶液,一瓶石灰水,一瓶NaOH溶液怎样鉴别它们? 分析:鉴别物质应利用不同物质的不同性质鉴别,Ca(OH)2=Ca2++2OH-    NaOH=Na++OH-,它们电离都生成OH-,因此利用碱的通性无法鉴别,因此只能利用Ca2+、Na+的性质,而我们所知其性质只是将Ca2+沉淀,即利用CO2或CO32-. 叙述中应先:实验方法→现象→结论.在结论中应强调为“原溶液”. 解:取两支未知液各2ml-3ml分别倒入试管里,通入CO2,出现白色沉淀的原溶液为石灰水. 2.Cu(OH)2能使指示剂变色吗? 碱使酚酞、石蕊试液变色,是其在水溶液能电离出大量的OH-,由于Cu(OH)2难溶于水,因此水溶液中只有极少量的OH-,无法使指示剂变色

上一页  [1] [2] [3] 


Tag:初三化学知识点梳理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梳理初中学习 - 初三学习 - 初三化学 - 初三化学知识点梳理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初三化学知识要点:常见的碱、碱的通性》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