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D.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不可以,他只是没有步行百步罢了,但他也步行了啊。 10.下列对作家作品的介绍,选出有误的一项是( ) A.《论语》是孔子弟子根据自己的记忆或耳闻的传说写下来的,主要是记录春秋时期思想家孔丘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B.《孟子》是记录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C.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荀子》中绝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作品,小部分是他门人的著作。内容涉及广泛,其文逻辑性强。 D.《庄子》共33篇,为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所著,全面反映了庄周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是道家学派的重要著作,其文汪洋恣肆,想像丰富而奇幻,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www.kgf8.com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6题。(18分,每小题3分)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六单元检测卷及答案,标签:高一语文学习指导大全,高中语文学习方法,http://www.kgf8.comD.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不可以,他只是没有步行百步罢了,但他也步行了啊。
10.下列对作家作品的介绍,选出有误的一项是( )
A.《论语》是孔子弟子根据自己的记忆或耳闻的传说写下来的,主要是记录春秋时期思想家孔丘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B.《孟子》是记录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C.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荀子》中绝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作品,小部分是他门人的著作。内容涉及广泛,其文逻辑性强。
D.《庄子》共33篇,为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所著,全面反映了庄周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是道家学派的重要著作,其文汪洋恣肆,想像丰富而奇幻,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www.kgf8.com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6题。(18分,每小题3分)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琴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__________,春服既成,__________,童子六七人,浴乎沂,__________,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1. 在文中空格处填上相应的句子(3分)
12.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摄乎大国之间 摄:夹,迫近 B.因之以师旅 因:因为
C.以俟君子 俟:等待 D.鼓瑟希 鼓:弹奏
13.“亦各言其志也”的“其”应讲作( )
A.他 B.你 C.自己 D.其中
14.下列句子中“方”的解释与例句的“方”相同的一句是( )
例句:方六七十
A.有朋自远方来 B.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
C.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D.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15.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译:
16.孔子为什么“喟然叹曰‘我与点也’”?
答: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22题(26分)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__________,鱼鳖不可胜食也。 __________,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__________。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__________, __________,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__________,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7. 在文中空格处填上相应的句子(6分)
18.选出下列\'数\'字读音与意思相同的一项(3分)( )
①数罟不入洿池 ②数口之家 ③范增数目项王 ④媒人去数日 ⑤识盈虚之有数A.①② B.②③ C.④⑤ D.②④19.选出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3分)( )
A.谷不可胜食也/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B.勿夺其时/夺项王天下者C.涂有饿莩而不知发/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D.非我也,兵也/行军用兵之道20.\'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一句用什么修辞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4分)
21.第一段和第二段中,孟子分别提出了发展生产的哪三条措施?(6分)
22.据文意,在孟子看来,行王道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4分)
四、课文默写(16分)
23、__________, __________;冰,水为之,而寒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