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高分吧中小学教育高中学习高二学习高二生物高二生物学习指导高考生物知识点» 正文

高考生物知识点

[02-15 19:08:18]   来源:http://www.kgf8.com  高二生物学习指导   阅读:8277

概要:75. 动物核移植是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已经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76. 哺乳动物核移植分为胚胎细胞核移植、体细胞核移植。77. 体细胞核移植的应用前景:转基因克隆动物可以促进优良畜群繁育;保护濒危物种;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医用蛋白;作为异种移植的供体;核移植胚胎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成相应的组织器官用于器官移植。78. 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物理方法(离心、振动、电刺激)、化学方法(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79.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骨髓瘤细胞和已免疫的小鼠脾脏中的B淋巴细胞融合,再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只有融合的杂种细胞才能生长,这种杂交细胞的特点是:既能迅速大量繁殖,又能产生专一的抗体。对上述经选择性培养的杂交瘤细胞,还需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就可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最后,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进行大规模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这样,从细胞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就可以提取大量的单克隆抗体了。80. 单克隆抗体的优点: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化学性质单一,并

高考生物知识点,标签:高二生物学习指导大全,高二学习方法,http://www.kgf8.com

  75. 动物核移植是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已经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

  76. 哺乳动物核移植分为胚胎细胞核移植、体细胞核移植。

  77. 体细胞核移植的应用前景:转基因克隆动物可以促进优良畜群繁育;保护濒危物种;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医用蛋白;作为异种移植的供体;核移植胚胎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成相应的组织器官用于器官移植。

  78. 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物理方法(离心、振动、电刺激)、化学方法(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

  79.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骨髓瘤细胞和已免疫的小鼠脾脏中的B淋巴细胞融合,再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只有融合的杂种细胞才能生长,这种杂交细胞的特点是:既能迅速大量繁殖,又能产生专一的抗体。对上述经选择性培养的杂交瘤细胞,还需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就可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最后,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进行大规模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这样,从细胞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就可以提取大量的单克隆抗体了。

  80. 单克隆抗体的优点: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化学性质单一,并可以大量制备。

  81. 单克隆抗体的应用:作为诊断试剂(在诊断的应用上具有准确、高效、快速、简易的优点。)、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制成“生物导弹”借助单克隆抗体的导向作用,将药物定向带到癌细胞,在原位杀死癌细胞,这样既不损伤正常细胞,又减少了用药剂量。)

  82. 诱变育种的意义:提高变异的频率,创造人类需要的变异类型,从中选择培育出优良的生物品种。

  1.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主要特点:没有核膜包围的典型细胞核。

  2. 细胞分裂间期最主要变化: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3.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主要特点是:(a-氨基酸)都至少含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氨基酸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碳原子上。

  4. 核酸的主要功能: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变异及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重要意义。

  5.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

  6. 选择透过性膜主要特点是水分子可自由通过,被选择吸收的小分子、离子可以通过,而其他小分子、离子、大分子却不能通过。

  7. 线粒体功能: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8. 叶绿体色素的功能: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

  9. 细胞核的主要功能:遗传物质的储存和复制场所,是细胞遗传性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10. 新陈代谢主要场所:细胞质基质。

  11. 细胞有丝分裂的意义:使亲代和子代细胞之间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12. ATP的功能: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13. 与分泌蛋白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14.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结构):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结构))。能产生水的细胞器(结构):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结构))。能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结构))。

  15. 渗透作用必备的条件是:一是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要有浓度差。

  16. 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7. 呼吸作用的意义是:(1)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能量;(2)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18.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是:对维持生物体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有重要意义。

  19. 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理由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仅少数病毒遗传物质是RNA。

  20. DNA规则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是:(1)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成的双螺旋结构。(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3)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1. DNA结构的特点是:稳定性——DNA两单链有氢键等作用力;多样性——DNA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特异性——特定的DNA分子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22. 遗传信息:DNA(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遗传密码或密码子: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

  23. DNA复制的意义: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从而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DNA复制的特点: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

  24. 基因是指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5. 基因的表达是指基因使遗传信息以一定的方式反映到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上,从而使后代表现出与亲代相同的性状。包括转录和翻译两阶段。

  26.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心法则。

  27.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8. 基因突变是指由于DNA分子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发生时间: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的DNA复制时。意义: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原材料。

  29. 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发生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或后期。意义:为生物变异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来源。这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生物的进化有重要意义。

  30. 可遗传变异的三种来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31. 性别决定: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一个染色体组。

  32. 人工诱导多倍体最有效的方法:用秋水仙素来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高二生物学习指导高二生物学习指导大全,高二学习方法高中学习 - 高二学习 - 高二生物 - 高二生物学习指导
  上一篇:高三生物复习知识点
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考生物知识点》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