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下面是2013年高二历史暑假作业答案(三),暑假里准高三生们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时间规划自己的学习复习计划。希望这些参考答案能帮助广大的同学们认识自己的学习。一、选择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D D C A D A D B C D C C D D C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A B C D C B A D A B B C B B C二、非选择题31. (1)隋朝创立;(1分)宋朝完善:考试制度:分解试、省试和殿试三级,宋太祖增设殿试;考试规则:创设弥封、誊录等制度规则,防范考官考生徇私舞弊,保证科举考试的公正和公平;考试内容:宋中期,废除帖经,不以诗赋的优劣取士,增加策论考试,考核士子对儒家典籍的理解和对社会事务的分析能力。明清时期沿用科举制度,实行八股取士;清末时(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2分)(2)新航路开辟后中西文化的交流;或西方传教士将科举制度介绍到西方;或来华了解中国文化。(1分)(3)科举制度的创立有利于选拔人才;科举制度平等自由和择优录取的原则
2017高二历史暑假作业答案(三),标签:高二历史同步练习大全,高二学习方法,http://www.kgf8.com下面是2013年高二历史暑假作业答案(三),暑假里准高三生们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时间规划自己的学习复习计划。希望这些参考答案能帮助广大的同学们认识自己的学习。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D C A D A D B C D C C D D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B C D C B A D A B B C B B C
二、非选择题
31. (1)隋朝创立;(1分)宋朝完善:考试制度:分解试、省试和殿试三级,宋太祖增设殿试;考试规
则:创设弥封、誊录等制度规则,防范考官考生徇私舞弊,保证科举考试的公正和公平;考试内容:宋中期,废除帖经,不以诗赋的优劣取士,增加策论考试,考核士子对儒家典籍的理解和对社会事
务的分析能力。明清时期沿用科举制度,实行八股取士;清末时(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2
分)
(2)新航路开辟后中西文化的交流;或西方传教士将科举制度介绍到西方;或来华了解中国文化。(1
分)
(3)科举制度的创立有利于选拔人才;科举制度平等自由和择优录取的原则有利于西方民主平等思想
的实现。其他合理的说法亦可(2分)
32.(1)、可信信息包括英国探险家斯坦利率一支考察队在非洲考察的时间、地点、人物、流血冲突
等;(指出三项即可得3分) 理由:双方叙述一致。(1分) (2)、本题答案具有一定开放性:若
指出斯坦利的观点可信或酋长的观点可信,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即可得分。(3分)若指出双
方各执一词,究竟谁的说法可信,还需要其他材料证明可得4分。(3)到博物馆或图书馆查阅相关
资料等,言之有理即可(1分)
33.(1)史实:灭六国,完成统一;建立中央集权制度。(2)不同:轻徭薄赋;提倡节俭;以儒为
师。功:出现贞观之治(具体表现也可)。德:唐太宗善于纳谏,以民为本,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3)贡献:粉碎准噶尔贵族分裂企图;加强对西藏的管理;统一台湾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打败
沙俄侵略。天下太平建立在传统经济基础上,蕴藏着危机。(4)趋势: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
封建国家由兴起到强盛再到逐渐衰落。
34.(1)数学:《几何原本》、《同文算指》;西方地理学:《坤舆万国全图》;西方的水利技术:《泰
西水法》、机械工程:《远西奇器图说》;西方的天文历法
(2)中国的儒家典籍(四书五经),精美的丝织物、瓷器等,科举制度,大运河、长城等。
(3)材料一认为传教活动最重要的贡献是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推动中国了解欧洲科学技术,
并使欧洲了解中国。材料二认为利玛窦传教活动使中国认识耶稣基督。
因为两人身份、立场不同,评价关注的角度和时空不同。
35.(1)第一种看法:不真实;这是作者美化统治者,因为改革实际是对农民进行的残酷掠夺。(2分。如答出具体内容也给分。)
第二种看法:真实。通过改革,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认为是沙皇赐予的,感激统治者;与此同
时农民还可以赎买份地。(2分。如答出具体内容也给分。)
(2)移风易俗,开化社会文明 (1分。如答倡导“文明开化”也给分)让更多的日本人认识和了解
西方文明,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近代化。 (1分。答出其中一点即给分)
(3)主张:变法是人们的共识;变法遇到一定的阻力;主张向学习西方。(1分。答出其中一点即
给分)意图:通过变法实现自强,巩固封建统治。(1分)
(4)依靠原有的统治者;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带有浓厚的封建残余。(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给分)
36.⑴变化:15—18世纪,英国农村自耕农逐渐减少,最终消失;16—19世纪,农村居民增加缓慢,城市居民迅速增加。(2分) ⑵原因:圈地运动使自耕农失去土地;英国工业革命需要大量劳动力。(2分) 影响:农村人口流向城市,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大量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使英国开始了城市化进程。(2分) ⑶认识:工业革命促进了人口向城市迁移;工业化程度越低的国家农村人口比例越大。(2分) 37.(1) 概述时代背景 , 根据教材内容回答 , 具体内容略。 (10 分 )
评价最高的 (6 分 )( 三者任选其一 ): ①孔子被 " 圣化 " 、 " 正统化 " 、 " 神化 " 的汉朝。 ②孔子被 " 僵化 " 的宋朝。③孔子被视为 " 完人 " 的 18 世纪。 评价最低的 (4 分 )( 两者任选其一 ): ①孔子被 " 矮化 " 的春秋时代。②孔子被 " 丑化 " 的民国初年 ( 从辛亥革命至五四运动 ) ②本题采用分层评分法 , 按以下五个递进的层次评分 :(20 分 ) 第一层次 : 没有运用材料 , 直接做出判断。 (0-2 分 ) 0 分 : 回答问题与问题本身无联系 , 如孔子是个思想家、教育家。 1 分 : 对孔子被抬高或被贬低的原因做出其中一种直接的推断。例如 : 西汉统治者美化了孔子 o 2 分 : 对孔子被抬高或被贬低的原因做出两种直接的推断 : 例如 : 西汉统治者美化了孔子 , 民国初年的 革命者丑化孔子。 . 第二层次 : 能利用单一材料 , 得出一个结论 o 但是缺乏归纳。 (3-9 分 ) 结合一种时代背景重点分析得出一个结论 3 分 , 增加一个事例加 2 分 , 简要分析一种时代背景 , 加 1 分 , 总共不超过 9 分。 ( 参见上文第一、第三部分的各具体史实。 ) 结合孔子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 ( 政治哲学、伦理道德、教育理论等 ) 或者一个生平事迹分析得出一个 结论 3 分 , 简要分析一个方面内容加 2 分 , 总共不超过 9 分口 ( 参见上文第二部分的各具体史实。 ) 第三层次 : 能利用多个材料 , 归纳得出一种结论。 (10-12 分 ) 运用材料分析史实的阅卷标准同第二层次。所归纳的结论根据语言简明扼要 , 结论清晰 , 与所列举事例具有逻辑联系 , 结论具有科学性等要求分别给予 1-3 分。有关结论参见上文粗体字部分。 第四层次 : 能利用多个材料 , 归纳得出两个及两个以上结论 (13-19 分 ) 第一个结论的评价标准参照第二第三层次。 第二个结论的史与论约 1-7 分。其中结论 1-3 分;要求见第三层次。史实分析最高不超过 4 分。 第五层次 : 超越材料本身而进入抽象、提升的层次。 (20 分 ) ( 能超越材料本身 , 发现历史永远是历史与现实的对话 , 在这个意义上说 ,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历史。站在当代历史文化的高度 , 我们应该还原一个真实的孔子。〉 注 : 1. 引用材料 , 可以是部分引用 , 也可以是归纳概括式的引用 , 但不可以照抄 , 必须自己重新进行组织 2. 浮动的分值 , 除以上参考标准外 , 还可以视 " 组织 " 情况而进行赋分。 ( 组织包括语言是否通顺流畅 , 逻辑是否合理 , 结构是否清晰等要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