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高分吧中小学教育高中学习高考学习高三语文复习高三语文复习指导四步法解答高考“文章赏析”类写作题及答案» 正文

四步法解答高考“文章赏析”类写作题及答案

[10-19 22:41:23]   来源:http://www.kgf8.com  高三语文复习指导   阅读:8777

概要: 在选定题目之后,可以对文本进行针对性地阅读,圈定相关内容。如2006年湖南卷中的“赏析《在山阴道上》联想的巧妙运用”,我们就可以划出第二段、第十一段中的相关语句。 第三步,采用叙议结合、评析结合的写法,使用总分的结构 在作答过程中,“叙”指对作品的内容进行提纲挈领地复述、介绍或引用,“议”则包括分析和评价两个方面。分析,是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进行揭示的过程;评价,则是通过分析得到的结论,即对作品或作者艺术创造的总的看法。“叙”与“议”的关系,就是论据与论点、材料同观点的关系:“析”与“评”的关系,就是论证同论点的关系。在作答过程中,叙、议、析这三个方面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其中边叙边议的方式居多,评价则是通过分析水到渠成。 值得注意的是,叙、析必须紧扣原文。从原文摘录句子,是一种最理想、最节省时间的途径。 采用总分式结构来行文,可以使结构明快,也较容易操作。首句直

四步法解答高考“文章赏析”类写作题及答案,标签:高三语文复习指导大全,高三学习方法,http://www.kgf8.com

    在选定题目之后,可以对文本进行针对性地阅读,圈定相关内容。如2006年湖南卷中的“赏析《在山阴道上》联想的巧妙运用”,我们就可以划出第二段、第十一段中的相关语句。

    第三步,采用叙议结合、评析结合的写法,使用总分的结构

    在作答过程中,“叙”指对作品的内容进行提纲挈领地复述、介绍或引用,“议”则包括分析和评价两个方面。分析,是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进行揭示的过程;评价,则是通过分析得到的结论,即对作品或作者艺术创造的总的看法。“叙”与“议”的关系,就是论据与论点、材料同观点的关系:“析”与“评”的关系,就是论证同论点的关系。在作答过程中,叙、议、析这三个方面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其中边叙边议的方式居多,评价则是通过分析水到渠成。

    值得注意的是,叙、析必须紧扣原文。从原文摘录句子,是一种最理想、最节省时间的途径。

    采用总分式结构来行文,可以使结构明快,也较容易操作。首句直接亮明自己的观点,再根据文中材料依次分析,使得行文思路清晰、条理性强。这样既可以让阅卷教师在较短时间内获取全部答题信息,从而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又容易得高分甚至满分。

    第四,笔墨集中,语言简洁,文学评论味浓。

    因为是300字左右的赏析短文,如果笔墨分散,语言拖沓,就无法用极其有限的篇幅比较深入地评析作品,论证论点。

    尽量用形象化的语言评价和分析作品,适当运用鉴赏术语,把观点渗透到富有魅力、给人以美感的文字之中,一方面可以增强文学评论味,提高鉴赏品位,另一方面可以博得阅卷教师的好评。如写谋篇布局,可以运用“首尾呼应”“线索分明”“一波三折”“浑然一体”等词语;写景物,可以用“情景交融”“寄情于景”“点面结合”等词语;写语言,可以用“自然淡雅 ”“清婉隽永”“绚丽浓艳”等。

    「满分答卷」

    明暗两线交错成文——简析《在山阴道上》谋篇布局的技巧

    《在山阴道上》一文是一篇精彩的散文,在谋篇布局上,文章以明、暗两条线索相互交错,使文章条理清晰,布局精巧。

    首先,文章以我游绍兴的过程为主线,以地点的切换布局全文。由在汽车上所见之景入笔,开始游程。“中午到了绍兴城”后踏上了“青石铺成的古老的街道”,再从鲁迅先生幼年所住的“古老朴素的房屋”到“青草萋萋”的百草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到“著名的山阴道”,读者如同身临其境,跟着作者游历在这和平、美好的绍兴古城,尽享其美的风光和古朴的人文气息。

    其次,文章以鲁迅先生的作品及我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为暗线,与明线交错成章。从“故乡”起笔,写游历过程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添入“好的故事”,这一条线索不仅使文章更有层次,更有助于主旨的表达,加深文章的深度。

    明暗两线的自然交错,使文章一气呵成,相映生辉!

    评点:该段赏析文字,对赏析要点之一把握准确,分析深入,评价相当中肯,叙析评巧妙结合,且能以流畅、优美、略显文采的语言,简洁地加以表达,评为满分16分。

    简析《在山阴道上》联想的巧妙运用

    这篇文章在表达上颇具特色,尤其是联想的巧妙运用,虚与实的有机结合,使文章榫接自如。

    虚实相生,如真似幻。作者在参观鲁迅的古朴的房屋时,并不只是简单陈述房屋的摆设,而是展开了丰富的联想,想到了鲁迅幼年的生活,想到了鲁迅离家时的情景,在这样虚与实的结合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鲁迅和他们居住的房屋,也在真实与虚幻中使文章更显丰富。

    神思飞越,浮想联翩。作者的思绪总是在不断地飞越,在返回的路上,当作者经过山阴道时,又不禁联想到了鲁迅的《好的故事》,作者借用其中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美、和平的画面,这其中暗含着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巧妙地运用联想,更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作者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用联想将所要表达的事物用特写镜头推至读者面前,读后仍回味无穷。

    评语:紧扣赏析角度提炼要点,言之成理;联想之点,把握准确;联想所产生的作用,评价中肯,且见巧慧文心,欣赏意趣。在一类偏上记分,记15分。

    简析《在山阴道上》景物描写的特色

    那日、那水、那云……所有的景物在作者笔端都显得灵动奇妙,一切都得益于其景物描写的三“妙”。

    其一,精妙的拟人修辞。句首那“初升的红日,可把它五彩的光华撒在湖上了吗?”开篇便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写阳光“爱护似的,笼罩着大地”,突显了其关怀与慈爱。湖水轻拍,像赞同我的决心更表达其善解人意。

    其二,巧妙的情景交融。景本无情,但人有意。于是,从那“欢笑的风,赛跑的远山”表露出作者喜悦的心情,而“青石铺成的古老街道”又表达了作者严肃又欢愉的内心世界。

    其三,绝妙的对比手法。近观湖水,远眺奔腾之江,“水和云都融成一片混沌”。远与近的对比凸显了景物的细腻与恢宏。近代的昏沉如夜,如今的生动美好。历史与现在的对比暗示着通明的未来。

    总之,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使人更好地理解了文章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使全文锦上添花,令人拍案叫绝!

    评语:要点鲜明、恰当,评赏恰切、简明,叙与议有机结合,评价中肯,语言顺畅得体,赏析本身气韵生动,浑然一体。文面也很美观。评为满分卷,记16分

上一页  [1] [2] 


Tag:高三语文复习指导高三语文复习指导大全,高三学习方法高中学习 - 高考学习 - 高三语文复习 - 高三语文复习指导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四步法解答高考“文章赏析”类写作题及答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