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高分吧中小学教育高中学习高考学习高三语文复习高三语文复习指导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练习题» 正文

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练习题

[10-19 22:41:23]   来源:http://www.kgf8.com  高三语文复习指导   阅读:8988

概要:【参考译文】过去,秦缪公乘坐马车,车子坏了,他的右辕马走失了,被农夫获取。缪公亲自去索要那马,看见农夫们在岐山的南面正要吃掉他的马。缪公叹道:“吃骏马的肉而不饮酒,我担心妨害你们!” 于是缪公一一给他们酒喝后才离去。过了一年,发生了韩原之战。晋国人已经包围了缪公马车了,晋军梁由靡已经勒住缪公的左辕马,晋惠公的右路石奋用兵器袭击到了缪公的盔甲,缪公受伤已达六处了。这时,曾经在岐山南面吃马肉的三百多农夫,在车下为缪公奋力搏斗。于是大胜晋军,反而俘获晋惠公凯旋。这正如《诗经》里所说的“君君子则正,以行其道;君贱人则宽,以尽其力”那些话。君王怎么可以不致力于德行去爱护百姓呢?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4题贾逵字梁道,河东襄陵人也。初为郡吏,守绛邑长。郭援之攻河东,所经城邑皆下,逵坚守,援攻之不拔,乃召单于并军急攻之。城将溃,绛父老与援要,不害逵。绛人既溃,援闻逵名,欲使为将,以兵劫之,逵不动。左右引逵使叩头,逵叱之曰:“安有国家长吏为贼叩头!”援怒,将斩之。绛吏民闻将杀逵,皆乘城呼曰:&ldquo

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练习题,标签:高三语文复习指导大全,高三学习方法,http://www.kgf8.com

  【参考译文】

  过去,秦缪公乘坐马车,车子坏了,他的右辕马走失了,被农夫获取。缪公亲自去索要那马,看见农夫们在岐山的南面正要吃掉他的马。缪公叹道:“吃骏马的肉而不饮酒,我担心妨害你们!” 于是缪公一一给他们酒喝后才离去。过了一年,发生了韩原之战。晋国人已经包围了缪公马车了,晋军梁由靡已经勒住缪公的左辕马,晋惠公的右路石奋用兵器袭击到了缪公的盔甲,缪公受伤已达六处了。这时,曾经在岐山南面吃马肉的三百多农夫,在车下为缪公奋力搏斗。于是大胜晋军,反而俘获晋惠公凯旋。这正如《诗经》里所说的“君君子则正,以行其道;君贱人则宽,以尽其力”那些话。君王怎么可以不致力于德行去爱护百姓呢?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4题

  贾逵字梁道,河东襄陵人也。初为郡吏,守绛邑长。郭援之攻河东,所经城邑皆下,逵坚守,援攻之不拔,乃召单于并军急攻之。城将溃,绛父老与援要,不害逵。绛人既溃,援闻逵名,欲使为将,以兵劫之,逵不动。左右引逵使叩头,逵叱之曰:“安有国家长吏为贼叩头!”援怒,将斩之。绛吏民闻将杀逵,皆乘城呼曰:“负要杀我贤君,宁俱死耳!”左右义逵,多为请,遂得免。

  (节选自《三国志》)

  13.为下面的语句补出省略部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 (贾逵)初为郡吏,守绛邑长。

  B. 援闻逵名,欲使(之)为将。

  C. 绛吏民闻(之)将杀逵。

  D. 左右义逵,多为(之)请。

  【解析】“闻”后面没有省略宾语“之”,其宾语就是“将杀逵”这件事。

  14.对下列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贾逵字梁道,河东襄陵人也 也:语气助词,表判断

  B.所经城邑皆下 下:被攻下,作动词

  C.绛人既溃 溃:使……溃败

  D.左右义逵 义:以……为义

  【解析】“绛人既溃”的“溃”是“绛人”的行为,溃败的意思。不是使动用法。

  【参考译文】

  贾逵字梁道,河东襄陵人。起初担任郡中小吏,后来做了绛邑郡守。郭援攻打黄河东岸,所经过的城邑都被攻下, 唯独贾逵坚守, 郭援攻打绛邑却不能攻破,便召见单于联合兵力迅猛攻打它。城池将要溃破,绛邑父老跟郭援提出要求,不要杀害贾逵。绛人溃败后, 郭援听说贾逵的名声,想要让他担任自己的将领,用兵力劫持他,贾逵岿然不动。郭援拉着贾逵让他叩头,贾逵喝叱他说:“哪里有国家官吏给贼人叩头的!”郭援怒起,将要斩了他。绛邑官吏百姓听说将要杀贾逵,都登上城墙大喊道:“你要背叛我们杀了我们的贤君,我们都宁可和他一起死!”郭援手下人也认为贾逵义重,多次为他请求,于是得以免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6题。

  孟尝君将入秦,止者千数而弗听,苏秦欲止之,孟尝曰:“人事者,吾已尽知之矣;吾所未闻者,独鬼事耳。”

  苏秦曰:“臣之来也,固不敢言人事也,固且以鬼事见君。”

  孟尝君见之。谓孟尝君曰:“今者臣来,过于淄上,有土偶与桃梗相与语。桃梗谓土偶人曰:‘子,西岸之土也,挻①子以为人。至岁八月,降雨下,淄水至,则汝残矣。’土偶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土则复西岸耳。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今秦四塞之国,比若虎口,而君入之,则臣不知君所出矣。”孟尝君乃止。

  (《战国策·齐策三》)

  【注】①挻(shān):揉捏。

  15.下列语句不包含与例句画线部分相同句式的一项是( A )

  例: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A.人事者,吾已尽知之矣

  B.吾西岸之土也,土则复西岸耳

  C.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

  D.今秦四塞之国,比若虎口

  【解析】例句中“其人勇士”是判断句。A“者”不表判断,表陈述句中的停顿。B “吾西岸之土也”,C“今子,东国之桃梗也”, D“秦四塞之国”都是判断句。

  16.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

  译文:任用我,我就推行自己的主张;不任用我,我就退隐。只有我和你能够做到这样吧!

  (2)孟子曰:“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公孙衍张仪章》)

  译文:(如果)能施展自己的抱负,(就)和天下百姓一起实行自己的抱负;(如果)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就)走自己的路。

  【解析】(1)“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是两个紧缩复句,即“用之,(我)则行;舍之,(我)则藏”,主语“我”承前一分句宾语省略。(2)这是两个紧缩复句,省略了关联词语“若……则……”,即“(若)得志,(则)与民由之;(若)不得志,(则)独行其道”。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孟尝君将入秦,止者千数而弗听,苏秦欲止之。

  译文:孟尝君将去秦国,劝阻他的数以千计,他却不肯听,苏秦也想来劝阻他。

  (2)今者臣来,过于淄上,有土偶与桃梗相与语。

  译文:今天我来的时候,从淄水路过,听到泥土人和桃木人互相说话。

  (3)子,西岸之土也,挻子以为人。

  译文:您本是河西岸的泥土,(人们)揉捏您把您做成人形的。

  (4)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

  译文:如果下大雨,淄水猛涨,让您直流而下,您将漂流到什么地方去呢?

  【解析】 (1)注意“止”是使动用法;(2)“于淄上”介词结构后置,“语”名词作动词用。(3)“子,西岸之土也”是判断句;“挻”,联系前后文推测,应是“揉捏”的意思。(4)“流子而去”中的“流”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何”是宾语前置,“如”作动词,支配有疑问代词充当的宾语。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高三语文复习指导高三语文复习指导大全,高三学习方法高中学习 - 高考学习 - 高三语文复习 - 高三语文复习指导
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练习题》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