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高分吧中小学教育高中学习高考学习高三语文复习高三语文知识点2017年现代文阅读鉴赏命题角度及答题技巧指导» 正文

2017年现代文阅读鉴赏命题角度及答题技巧指导

[05-17 21:41:58]   来源:http://www.kgf8.com  高三语文知识点   阅读:8318

概要: B.语句的作用题:要回答该句子在文章结构与内容主题两个方面起的作用。 1文首句:⑴照应标题(开篇点题); ⑵渲染气氛(定下情感基调); ⑶埋下伏笔 ⑷设置悬念; ⑸为下文(中心)作辅垫; ⑹总领下文; 2文中句:⑴ 前后照应,⑵承上启下(过渡);⑶总结上文;开启下文;⑷为下文作辅垫 3文末句:⑴总照应开头或标题,结构紧密;⑵卒章显志,揭示中心;⑶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www.kgf8.com 题型2: 整理文章思路并归纳文章的内容 本题重在弄清文章是怎么写的和写了什么:文章各段说的是什么内容,是从哪些角度说的;段与段之间是什么关系(相并,相承,相属),它们之间是如何照应的,又是如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各段与中心的关系)。只要你把作者起承转合的行文思路看出来了,把文章的领起段、过渡段、中心段、归旨段、结语段分辨清楚了,文章的脉络层次与主要内容就在你眼前了。 ▲叙述性

2017年现代文阅读鉴赏命题角度及答题技巧指导,标签:高三语文知识点大全,高三学习方法,http://www.kgf8.com

    B.语句的作用题:要回答该句子在文章结构与内容主题两个方面起的作用。

    1文首句:⑴照应标题(开篇点题);  ⑵渲染气氛(定下情感基调);  ⑶埋下伏笔

    ⑷设置悬念;    ⑸为下文(中心)作辅垫;     ⑹总领下文;

    2文中句:⑴ 前后照应,⑵承上启下(过渡);⑶总结上文;开启下文;⑷为下文作辅垫

    3文末句:⑴总照应开头或标题,结构紧密;⑵卒章显志,揭示中心;⑶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www.kgf8.com

    题型2: 整理文章思路并归纳文章的内容

    本题重在弄清文章是怎么写的和写了什么:文章各段说的是什么内容,是从哪些角度说的;段与段之间是什么关系(相并,相承,相属),它们之间是如何照应的,又是如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各段与中心的关系)。只要你把作者起承转合的行文思路看出来了,把文章的领起段、过渡段、中心段、归旨段、结语段分辨清楚了,文章的脉络层次与主要内容就在你眼前了。

    ▲叙述性文体的线索:看时间的变化,看空间的变化,看情感的变化,

    看故事情节的变化,看事物发展阶段的变化。

    ▲论述性文体的结构: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总分式。

    ▲说明性文体的顺序:  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

    题型3: 分析手法及作用(见前四大类13小类)。这里主要举例说明修辞手法的作用: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拟人:化物为人,拉近距离,亲切自然;  便于对话,交流情感。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语气强劲,抒情强烈。

    7.反复:突出思想,强调情感;承上启下,层次清晰;多次强调,增强感染力。

    题型4: 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归纳主旨

    解题思路:⑴快速读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作者记叙、议论了哪些方面的事)→→⑵跳出文章外,整体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会问题?)→→⑶舍末逐本,归纳要点,把握文章真意和神魂(作者的真正意图是什么)→→⑷按照题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的信息

    题型5:   探究类(含评价)另附专题

    第一类:文学类文本的阅读:

    考纲陈述: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观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阅读文学作品时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所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综合  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对作品所体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3、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2)探讨作品所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3)对作品进行人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一)散文的阅读:

    1.明确概念作者运用生动活泼、形象具体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或自然景观,深入挖掘其中的真谛、哲理,真挚表达对社会、人生、自然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2.文体特征 :  形散而神不散(形散: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神不散:主题、意境集中)

    3.阅读要领

    散文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特点,语言优美洗练,有诗情画意般的意境。阅读时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理清脉络、层次,正确理解散文的思想内容。抓住脉络线索,就是抓住散文小段、小层的抒情性话语,把这些话语组织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思想内容,分析这些语句,大致就可分析出主题思想了。

    2、领会和分析散文的表现手法。一般说来散文作品的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分析起来比较难,可以从这样三个方面分析思考:一是用了哪些写景抒情方法,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还是寓情于景,托物言志。二是分析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弄清散的“形”和不散的“神”,通过联想把握“形”与“神”的结合点。三是分析散文的立意、寓意或象征意,散文的深层含义都是通过“物”表现出来的,必须看清作者赋予了“物”什么特点,什么品质或者什么思想。

    3、领会和分析散文的语言特点。散文的语言一般比较优美,许多句子含义比较丰富,把比较典型的词语、句子放入到具体的段落中去思考,体会语言的妙处。

    4、体会散文的意境,领会散文的主旨。在理解分析的基础上,一定要进行联想和拓展,一般的散文,总是描绘、创造一个美好的意境,通过“物”与“人”来表现这个意境,换句话说,就是散文表现的精神或品质特点。分三类:托物言志类,记叙抒怀类,议论明理类。文意=形式(结构和手法)+内容(材料)+主旨(志向,情怀和哲理) www.kgf8.com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高三语文知识点高三语文知识点大全,高三学习方法高中学习 - 高考学习 - 高三语文复习 - 高三语文知识点
保存 | 打印 | 关闭
《2017年现代文阅读鉴赏命题角度及答题技巧指导》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