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高分吧中小学教育高中学习高考学习高三语文复习高三语文知识点文言实词重点突破(四)» 正文

文言实词重点突破(四)

[10-19 22:41:23]   来源:http://www.kgf8.com  高三语文知识点   阅读:8995

概要:学案四 实词的一词多义之“爱、被、兵、病” 一、方法点拨 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方法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读懂文言语段的前提。“常见实词”明确了考查范围,“在文中的含义”则强调了理解的方法,即必须联系上下文做一个周密考虑,而不能断章取义地解释,片面孤立地看待。 1、语法分析法 任何句子都处在一个语法结构之中,每个词语都充当句子的不同的成分,通过句子成分的分析,便可以推知词语的词义。比如“人怀异意,以沮新政”中的“沮”,用在连词“以”之后,名词“新政”之前,显然不可能是形容词,而只能是动词,结合上下文,译成“阻止”,字通句顺。 2、结构推断法 古人讲究音韵和谐,节奏铿锵,遣词造句多使用对偶、排比句式,根据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由已知词义推知未知词义。如屈原《离骚》中的“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中的“比

文言实词重点突破(四),标签:高三语文知识点大全,高三学习方法,http://www.kgf8.com

学案四 实词的一词多义之“爱、被、兵、病”

    一、方法点拨

    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方法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读懂文言语段的前提。“常见实词”明确了考查范围,“在文中的含义”则强调了理解的方法,即必须联系上下文做一个周密考虑,而不能断章取义地解释,片面孤立地看待。

    1、语法分析法

    任何句子都处在一个语法结构之中,每个词语都充当句子的不同的成分,通过句子成分的分析,便可以推知词语的词义。比如“人怀异意,以沮新政”中的“沮”,用在连词“以”之后,名词“新政”之前,显然不可能是形容词,而只能是动词,结合上下文,译成“阻止”,字通句顺。

    2、结构推断法

    古人讲究音韵和谐,节奏铿锵,遣词造句多使用对偶、排比句式,根据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由已知词义推知未知词义。如屈原《离骚》中的“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中的“比”,“比”对应“齐”,“齐”有“相同”之意,成语有“等量齐观”,那么“比”也是“相同”,而非“比较”。一些并列的短语也可藉此来推断。比如“文过饰非”,“过”与“非”词义相同,那么“文”与“饰”也相同,“文”即为“掩饰”之意。

    3、事理检验法

    如《项脊轩志》“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一句,句中的“借”字,注释解为“借阅”便说不通,借一本书尚可,岂能“借”满架书?《孟子。尽心上》言:“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长期借用而不归还,谁知道你是不是想据为已有呢?这一点归有光不会不明白。况且联系下文可知,归有光的先人曾为朝廷命官,家中又为书香门第,即便败落,也不致于落魄如此。故此处当读jī,是“堆叠”的意思。

    4、褒贬调配法

    “齐武成帝子琅琊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聪慧,帝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与东宫相准。帝每面称之曰:”此黠儿也,当有所成。‘“句中”黠“作何解释?就现代汉语而言,它是贬义词,是”狡猾“的意思。但在上文特定的语境里,却不尽然。”生而聪慧 “”帝及后并笃爱之“”帝每面称之“等句,无疑表明了帝的宠爱。由此可见,”黠“在此处应为褒义,作”聪慧“解。

    5.字形推断法

    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字形与字义之间,大都有密切的联系。汉字中形声字占90%以上。形声字的“义符”给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樯橹灰飞烟灭”,“橹”是常见字,是木制的船具,“樯”是冷字,但“樯”从木,与“橹”联合成词,可知“樯”也是木制的船具,联系本句,便可以局部代整体推出“樯橹”是战船……

    6.文中求注法

    文中求注法,就是用文章中的词语来解题。文章中的诸种因素存在着一种互相制约,互相阐释的关系,这是考生解文的一种依据,例如“尊老在东,不办常得生米,何必独飨白粲”。“白粲”即白米,因为上文有“月俸得白米”句。

    7.成语求解法

    成语源于古代典籍,其中保留了不少的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不刊之论”中的“刊”,“文不加点”中的“点”,“不速之客”中的“速”,“不期而遇”中的“期”等等。推断实词词义时,如果我们能够恰当地借用成语,问题也可能就化难为易,比如“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中的“责”便可借助“求全责备”来推求。

    二、重点文言实词词义归纳——爱、被、兵、病

    1.爱

    ①恩惠。《左传》:“古之遗爱也。”

    ②加惠与人。《陈涉世家》:“吴广素爱人。”

    ③喜爱。《触龙说赵太后》:“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④吝啬,舍不得。《齐桓晋文之事》:“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⑤怜惜。《左传》:“爱其二毛。”(怜惜鬓发斑白的老人。)

    2.被

    ①被子。《杨修之死》:“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

    ②覆盖。《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

    ③蒙受,遭受。《荆轲刺秦王》:“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④施加,施及。《荀子》:“去乱而被之以治。”

    ⑤介词,表被动。《屈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⑥读“pī”,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

    ⑦读“pī”,通“披”,披散,披着。《屈原列传》:“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3.兵

    ①兵器。《过秦论》:“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1] [2] [3]  下一页


Tag:高三语文知识点高三语文知识点大全,高三学习方法高中学习 - 高考学习 - 高三语文复习 - 高三语文知识点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文言实词重点突破(四)》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