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高分吧中小学教育高中学习高考学习高三语文复习高三语文知识点2017高考语文素材:文言虚词考点知识清单(一)» 正文

2017高考语文素材:文言虚词考点知识清单(一)

[05-17 21:41:58]   来源:http://www.kgf8.com  高三语文知识点   阅读:8506

概要: 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①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④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记》) (二)用作副词。 1.将,将要。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②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③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④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2.暂且,姑且。 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②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

2017高考语文素材:文言虚词考点知识清单(一),标签:高三语文知识点大全,高三学习方法,http://www.kgf8.com

    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①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④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记》)

    (二)用作副词。

    1.将,将要。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②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③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④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2.暂且,姑且。

    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②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

    ③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报任安书》)

    「且如」就像。

    ①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

    7.「若」

    (一)动词,像,好像。

    ①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

    ②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

    ③其若是,孰有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二)用作代词。

    1. 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①若入前为寿 ,寿毕 ,请以剑舞(《鸿门宴》)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

    ③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三)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①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

    ②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

    ③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①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3.至,至于。

    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①指挥若定。(《赤壁之战》)

    「若何」怎么样。

    ①以闲敝邑,若何?(《崤之战》)

    「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

    ①车后若干递送夫。 www.kgf8.com

    8.「所」

    (一)名词,处所,地方。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②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③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二)助词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①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③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①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②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

    「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①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

    「所以」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 “是用来……的”"等。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高三语文知识点高三语文知识点大全,高三学习方法高中学习 - 高考学习 - 高三语文复习 - 高三语文知识点
保存 | 打印 | 关闭
《2017高考语文素材:文言虚词考点知识清单(一)》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