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高分吧中小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二学习初二语文初二语文练习题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总复习» 正文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总复习

[02-14 05:14:18]   来源:http://www.kgf8.com  初二语文练习题   阅读:8755

概要: 29)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遭到诽谤和讽刺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的景象,必将感慨横生而十分悲伤的了。 30)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辱得失都被置之度外,于是在春风吹拂中举杯痛饮,高兴到了极点。 31)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两者之为,何哉? 我曾经探究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跟上面说的那两种表现不同, 这是什么缘故呢? 3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33)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在朝廷上做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退处江湖就替君主担忧。 34)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大概人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 35) 「通假字」(1)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同“嘱”,嘱托。 (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总复习,标签:八年级语文练习题,http://www.kgf8.com
    29)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遭到诽谤和讽刺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的景象,必将感慨横生而十分悲伤的了。
    30)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辱得失都被置之度外,于是在春风吹拂中举杯痛饮,高兴到了极点。
    31)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两者之为,何哉? 我曾经探究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跟上面说的那两种表现不同, 这是什么缘故呢?
    3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33)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在朝廷上做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退处江湖就替君主担忧。
    34)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大概人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
    35) 「通假字」(1)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同“嘱”,嘱托。 (2)百废具兴 具同“俱”,全。
    中心思想: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① 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原因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② 作者写本文的原因是:属予作文以记之。
    ③ 表现洞庭湖“胜状”或“岳阳楼大观”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④ 前人之述备矣中“前人之述”指:唐贤今人诗赋。
    ⑤ “迁客骚人”览物之情有两种:悲和喜;作者认为览物之情应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⑥ 登斯楼也中的“斯楼”是指“岳阳楼”。
    ⑦ 在句子“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是指:一、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
    ⑧ 在句子“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之为”是指:一、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
    ⑨ 在句子“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指:居庙堂之高:“退”指:处江湖之远。
    ⑩ 在句子“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亦忧”指: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退亦忧”指: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⑾、本文中能表现作者阔大胸襟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⑿、本文中能表现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⒀、句子“微斯人,吾谁与归”中“斯人”是指:古仁人。
    ⒁、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⒂、《岳阳楼记》中最能表达作者政治见解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⒃、“迁客骚人”抒发“览物之情”的句子有:一、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
    八年级下册:醉翁亭记——欧阳修(宋)
    一、词语解释:1. 环滁皆山也;环而攻之 环:环绕。环:包围。
    2.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蔚然:茂盛的样子。秀:秀丽。
    3. 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泻:飞泻。
    4. 翼然临于泉上者 翼然: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临:靠近。
    5. 名之者谁 名:给……命名。
    6. 饮少辄醉 辄:就。
    7. 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情趣。
    8.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寓:寄托。
    9. 云归而岩穴暝 归:聚集。
    10.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归:回家。从:跟从。
    11. 吾谁与归 归:归依。
    12.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芳:香花。秀:繁荣滋长。
    13. 至于负者歌于途 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14. 休于树 于:在。
    15. 山肴野蔌 肴:野味。蔌:菜蔬。
    16. 宴酣之乐 酣:尽兴的喝酒。
    17. 非丝非竹 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18. 弈者胜 弈:下棋。
    19. 觥筹交错 觥:酒杯。筹:酒筹。
    20. 颓然乎其间者 颓然:醉醺醺的样子。乎:于。
    21. 树林阴翳 翳:遮盖。
    22. 鸣声上下 上:树的上部。下:树的下部。
    23. 太守谓谁 谓:是。
    二、句子翻译:1)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顺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峰之间飞泻而下,这就是酿泉。
    2)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绕过山峰,走了一段曲折的路,看到一座四角上翘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似的亭子,座落在泉水边上,这就醉翁亭了。
    3)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给它命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给它命名的。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初二语文练习题八年级语文练习题初中学习 - 初二学习 - 初二语文 - 初二语文练习题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总复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