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高分吧中小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二学习初二语文初二语文练习题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总复习» 正文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总复习

[02-14 05:14:18]   来源:http://www.kgf8.com  初二语文练习题   阅读:8755

概要: 送东阳马生序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答案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致:买2、援疑质理 援:提出质:询问3、益慕圣贤之道 慕:仰慕4、俟其欣悦 俟:等到5、滕人持汤沃灌,以衾以覆 汤:热水覆:蒙盖6、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再:两顿7、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走:跑逾约:超过期限8、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通“肢”肢体9、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报”穿着二、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答案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于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家里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常常向收藏书籍的人家借,亲手抄录,计算着日子按时归还。 2、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在深山大沟中赶路。严冬刮着猛烈的风,大雪深积几尺,脚上的皮肤冻裂了也不知道。 3、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同宿舍的学生都穿着绣花绸缎衣服,戴着缀有红缨带和宝石装饰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腰刀,右边挂香袋,光彩照耀像神仙一样。 4、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总复习,标签:八年级语文练习题,http://www.kgf8.com

    送东阳马生序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答案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致:买2、援疑质理   援:提出    质:询问3、益慕圣贤之道  慕:仰慕4、俟其欣悦 俟:等到5、滕人持汤沃灌,以衾以覆 汤:热水    覆:蒙盖6、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再:两顿7、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走:跑     逾约:超过期限8、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通“肢” 肢体9、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报” 穿着二、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答案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于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家里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常常向收藏书籍的人家借,亲手抄录,计算着日子按时归还。
    2、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在深山大沟中赶路。严冬刮着猛烈的风,大雪深积几尺,脚上的皮肤冻裂了也不知道。
    3、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同宿舍的学生都穿着绣花绸缎衣服,戴着缀有红缨带和宝石装饰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腰刀,右边挂香袋,光彩照耀像神仙一样。
    4、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
    5、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我站着陪侍在老师身边,提出疑问,询问道理。
    6、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用被子(将全身)蒙盖好,好久才暖和过来。
    7、、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却一点也没有羡慕的心思,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也就不感觉吃的、穿的不知他人了。
    8、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总之我求学时的辛勤与艰苦就是如此罢。
    9、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究获得了学识。
    10、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又苦于没有大师名人和(自己)交流,(因而)曾经跑到百里外,捧着经书向当地有名望的前辈请教。
    三、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1、本文作者写自己年轻时学习上的艰苦情景,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艰苦的学习过程和端正的学习态度。
    2、作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表现了什么? 勤奋学习的谦虚求学的态度。
    3、用一句话概括第二段的内容 叙述了作者奔走求学之苦。
    4、作者在写自己的清苦生活时,为什么要写同舍生奢华的生活? 通过对比更足以突出作者不慕富贵,专心学习的思想品质。
    5、围绕“嗜学”二字写了哪两件事? 借书之苦。
    求教之难。
    6、 “卒获有所闻”这里的“闻”
    指什么? 得到知识,明白道理。
    7、读完全文;你觉得应该学习作者的什么精神和品质? 不畏艰苦,刻苦勤奋的求学精神和坚守信约,谦虚有礼的美好品质。
    8、与作者当年的学习条件相比,今天的你有哪些优越的地方?说说现代中学生有怎样的苦乐观? 吃穿无忧,国家、学校、家长、老师的全力支持,设备先进,资源广泛,信息灵通等。
    珍惜时间,虚心善学,苦中作乐,以苦为乐。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答案1、造饮辄尽 造:一来2、箪瓢屡空,宴如也 如:若3、兹若人之俦乎 俦:类4、不戚戚于贫贱 戚戚:忧愁5、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许:地方6、每有会意 会:领会7、亲旧知其如此 旧:朋友们二、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答案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他)喜欢读书,(却)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忘了吃饭。
    2、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为自己的志向而感到快乐。
    三、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1、五柳先生三大爱好是指什么?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 好读书; 性嗜酒; 常著文章自娱。
    平和、旷达的性格。
    2、文中哪句话是陶渊明归隐形象的总体勾勒,使一位沉默寡言,淡泊功利的隐世名士飘然而生。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3、“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表现了五柳先生怎么样的性格特点? 自得其乐,淡泊名利。
    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
    八年级下册:马说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答案1、策之不以其道 策:驾驭     道:方法2、执策而临之 策:鞭子     临:对着3、其真无马邪 其:难道4、其真不知马也 其:恐怕5、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餐    石: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6、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喂    材:才能7、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是:这样8、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且:尚且   等:一样9、 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 表现出来10、故虽有名马 虽:即使11、安求其能千里也 安:怎么    千里:日行千里二、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答案1、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所以虽有好马,也只好屈辱在做贱役的(养马)人的手里。
    2、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棚里,不能用“千里马”(的称号)去称呼它。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马的人不懂它能日行千里而(根据它的食量)喂养它。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驾驭千里马而不采用驾驭千里马的方法,饲养它(又)不让它吃饱以充分发挥它(日行千里的)才能,(马)嘶叫又不懂得它的意图。
    5、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识(千里)马吧!
    山水篇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唐 柳宗元 唐宋八大家之一。

[1] [2] [3] [4] [5]  下一页


Tag:初二语文练习题八年级语文练习题初中学习 - 初二学习 - 初二语文 - 初二语文练习题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总复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