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高分吧中小学教育高中学习高考学习高三语文复习高三语文复习指导2017北京版:高考语文最后一课» 正文

2017北京版:高考语文最后一课

[05-17 21:41:58]   来源:http://www.kgf8.com  高三语文复习指导   阅读:8469

概要: 12.诗歌鉴赏题(10分) 特别注意: ①总体把握,分析好意象、意境、风格,做好选择题。②调动常识储备,揣摩形象的象征意味。③分析修辞手法及其作用。④评价要恰当,严禁人为拔高。注意把“情语”、注释以及题目联合在一起考虑诗歌的感情基调。⑤储备一些诗歌鉴赏中常用的名词术语,要敢于大胆使用,不懂也要装懂。 13. 名句名篇题(7分) 按规定默写,要求默写三句就默写三句。上下句的默写,可以根据上句或下句推导提醒。内容提示的默写,可先在头脑中默背有关内容,选取与提示相对应的内容默写。 北京市单独命题以来背诵篇目一览表 赋分 形式 涉及的篇目 说明

2017北京版:高考语文最后一课,标签:高三语文复习指导大全,高三学习方法,http://www.kgf8.com

    12.诗歌鉴赏题(10分)

    特别注意: ①总体把握,分析好意象、意境、风格,做好选择题。②调动常识储备,揣摩形象的象征意味。③分析修辞手法及其作用。④评价要恰当,严禁人为拔高。注意把“情语”、注释以及题目联合在一起考虑诗歌的感情基调。⑤储备一些诗歌鉴赏中常用的名词术语,要敢于大胆使用,不懂也要装懂。

    13. 名句名篇题(7分)

    按规定默写,要求默写三句就默写三句。上下句的默写,可以根据上句或下句推导提醒。内容提示的默写,可先在头脑中默背有关内容,选取与提示相对应的内容默写。

    北京市单独命题以来背诵篇目一览表

赋分 形式 涉及的篇目 说明 2002年 4 一道题并有释词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理解默写 2003年 4 一道题 白居易《琵琶行》,苏轼《赤壁赋》 理解默写 2004年 4 一道题 杜牧《阿房宫赋》和苏洵《六国论》 理解默写 2005年 6 四选三 贾谊《过秦论》、《孔雀东南飞》(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李贺《李凭箜篌引》、姜夔《扬州慢》 上下句 2006年 6 四选三 荀子《劝学》、曹操《短歌行》、杜牧《阿房宫赋》、柳永《雨霖铃》 理解默写 2007年 6 四选三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刘禹锡《秋词》、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实甫《长亭送别》 上下句 2008年 7 四选三 苏轼《前赤壁赋》,《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姜夔《扬州慢》,关汉卿《窦娥冤》 上下句

    「说明」

    1.会背诵的同学,应该在容易写错的地方,进一步强化落实。

    2.要做到学以致用。如在进行作文训练中尽量引用要求背诵的古诗文,记住:有了背诵的这些优秀篇目,你就有了和阅卷老师沟通的共同语言!

    3.最近三年没有考过的篇目要重点复习。

    (四)现代科技文阅读(10分)(14-16题)

    注重整体阅读,说明性的文字抓住基本概念以及对基本概念解释的文字;议论性的文字抓住基本观点以及对观点阐述的文字。认真读懂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并在头脑中大体复述各段内容。标示文章中揭示主旨的句子、揭示文章结构的句子,并用笔划出称代词、关联词、标志词。阅读题目,找出选项相对应的区域。文章内容与题目相互应证。

    (五)大阅读(18分)(17-20题):三大类阅读,你总结了吗?

    提供另一种阅读方法:

    1.揣摩题干,有备而读。拿到一篇陌生的文章,第一步是研读题干,看看命题人问的是什么?问了哪些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哪些是较易的?哪些是较难的?在大脑里要形成“问题锁链”。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去读文本,这样,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品读题目,缘文驰想。文章题目,往往是从一篇文章中冶炼出的精华。它最先告诉人们作品要歌颂什么,反对什么,宣扬什么,控诉什么。由此读者再沿着文章的思路进行整合联想,从而发现作品的真谛。

    3.浏览首句,略知梗概。一般散文,都是由若干自然段组成的。每一段都有一个主要意思。首句往往与本段内容密切相关。如果我们把各段的首句抽调出来进行整合性联读,就会发现作者写作的思路。整合首句,能使阅读者迅速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4.默读全文,圈点勾画。浏览首句,了解梗概,是粗读;默读全文,圈点勾画,是细读。前者是宏观性的把握,后者是微观性的鉴赏。解决“问题锁链”当然既需要宏观把握,也需要微观鉴赏。此过程是组织答案的重要前提。有两点提示:一是思考向题要瞻前顾后;一是准确圈定答题区域。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高三语文复习指导高三语文复习指导大全,高三学习方法高中学习 - 高考学习 - 高三语文复习 - 高三语文复习指导
保存 | 打印 | 关闭
《2017北京版:高考语文最后一课》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