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高分吧中小学教育高中学习高考学习高三语文复习高三语文知识点高考现代文小阅读应对之道» 正文

高考现代文小阅读应对之道

[10-19 22:41:23]   来源:http://www.kgf8.com  高三语文知识点   阅读:8748

概要: 在阅读原文时,考生应把"可能""大概""也许""差不多""将来"等时间性修饰限制词语作为关注点,否则就很容易造成已然未然的混淆。 玄机五、因果混乱 因果混乱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原文的"因"错当作"果",把原文的"果"错当作"因",颠倒了因与果的关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原文并没有因果关系的两个情况强加以因果关系。 例如2006年湖南卷第6题B项:"人或其他生物体的活动缓慢、活动收入低尽然导致其基因的改变。"而原文却是"有些基因改变后将导致代谢活动缓慢,活力降低";很显然,选择支颠倒了因果关系。 再如2006年江西卷第7题A项:"由于植物吸收的光部分未参与光合作用,因此有些植物只能发出暗淡的红光。"只要把原文中说的"所有的植物在阳光照射后都会发出一种很暗淡的红光"和

高考现代文小阅读应对之道,标签:高三语文知识点大全,高三学习方法,http://www.kgf8.com

    在阅读原文时,考生应把"可能""大概""也许""差不多""将来"等时间性修饰限制词语作为关注点,否则就很容易造成已然未然的混淆。

    玄机五、因果混乱

    因果混乱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原文的"因"错当作"果",把原文的"果"错当作"因",颠倒了因与果的关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原文并没有因果关系的两个情况强加以因果关系。

    例如2006年湖南卷第6题B项:"人或其他生物体的活动缓慢、活动收入低尽然导致其基因的改变。"而原文却是"有些基因改变后将导致代谢活动缓慢,活力降低";很显然,选择支颠倒了因果关系。

    再如2006年江西卷第7题A项:"由于植物吸收的光部分未参与光合作用,因此有些植物只能发出暗淡的红光。"只要把原文中说的"所有的植物在阳光照射后都会发出一种很暗淡的红光"和"一类是被动发光,如植物,那些微弱的红光不过是没能参与光合作用的多余的光"两句话跟选项一比照,可以看出这个选项完全是强加因果。

    因此,在遇到涉及有因果关系的选项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比较一下,仔细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者因果关系是否倒置。

    玄机六、主次颠倒

    事物的变化发展就矛盾而言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就原因而言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就表现而言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命题人设计陷阱时,有时会将这些"主要"的一面和"次要"的一面倒置。

    比如2006年山东卷第8题选出推断错误的一项,D项说:"从古代干栏居及其长屋广泛分布的区域及建筑形制来看,防潮和防寒是其主要功能。"从原文的第一段中可以看出,干栏居一类建筑的主要功能是躲避动物的侵扰,"防潮和防寒"只是其次要功能。做此类题,要仔细审读原文,清楚哪些是主要一面的,哪些是次要一面的。

www.kgf8.com

    玄机七、信息残缺

    就是命题者在设置"陷阱"时,故意漏掉原文中必不可少的信息,从而导致信息不全面。

    如2004年全国卷(三)第9题C项:"适应化学药品需要若干个世纪,而人生太短,所以人类能够适应化学药品的想法是根本行不通的。"对应的原文是:"适应这些化学药品所需要的时间应该用大自然的尺度来衡量——人的一生太短暂,而它所要求的是若干个世纪。"相对照一下就会发现答案C项少了"这些"这两个修饰语,而"这些"是指上文所说的"那些有害甚至致命的物质",而并非全部的化学药品。

    遗漏信息是最常见的错题设计方式,认真阅读准确把握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玄机八、曲解原意

    指对词句的理解与原文意思发生了偏离,曲解了作者所要阐述的观点或所要表达的意思。

    例如2003年高考全国卷第9题,要求选出对"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理解不正确的一项,答案D项"因雷击和虫害……日益减少,而人类对此却束手无策".文中强调了灾难的严重,但没有强调人类对灾难已是"束手无策",答案D曲解了原文的意思。

    对于此类型的陷阱,要从整体上感知,在原文中准确寻找与选项对应的语句,找出语句含有的条件,提取与答案相关的有用信息,跳出命题人设置的陷阱。

    玄机九、推理错误

    主要指命题者在设置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象题的选项时,从逻辑推理角度设置陷阱。逻辑错误类型出题方式有两种。

    一是条件不充分

    例如2006年安徽卷第7题要求选出推断不正确的一项,D项为:"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指导,可解决当今世界因工业化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原文中说"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对于解决当今世界由于工业化和无限制地征服自然而带来的自然环境被污染、生态平衡遭破坏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原文只是说"天人合一思想""曾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据此并不能推断出"可解决当今世界因工业化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的结论,条件不充分。

    二是将必要条件当成充分且必要条件

    例如2003年全国卷第10题的B项:"一旦人类能够控制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加剧,那么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能继续,台风将远离日本。"原文是说全球气候变暖后,"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荡然无存""昔日绕道而行的台风将频频袭击日本",但不能反过来说,因为气候变暖与"滑雪运动""台风袭击"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且必要条件。

    总之,做高考科技文阅读题,只要确立"科技文阅读乃语文阅读测试而非专业知识测试"的思想意识,培养一种"静心、细心、专心"的心理品质,掌握一套规范有效的做题流程,明晓命题者的各种命题玄机,科技文阅读得满分将不是梦想。正所谓:不畏浮云遮望眼,母语测试又何难。速读原文明大意,行文思路记心间。细审题干晓题意,审视题支寻区间。原句题支细对照,去伪存真定答案。

上一页  [1] [2] 


Tag:高三语文知识点高三语文知识点大全,高三学习方法高中学习 - 高考学习 - 高三语文复习 - 高三语文知识点
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考现代文小阅读应对之道》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