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高分吧中小学教育高中学习高考学习高三语文复习高三语文知识点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梳理(第二册)» 正文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梳理(第二册)

[10-19 22:41:23]   来源:http://www.kgf8.com  高三语文知识点   阅读:8839

概要: 《伶官传序》 28.岂非人事哉 古:人力所及之事;今:指有关人员录用管理等事宜。 29.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古:属官,下属; 今:做某种事。 《石钟山记》 30.空中而多窍 古:中间是空的;今:天空上。 31.自以为得其实 古:那事情的真相;今:实际上。 32.与向之噌咳者相应 古:先前; 今:方向,相对。 《项脊轩志》 33.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古:一丈见方;今:寺院主持。 34.墙往往而是 古:处处;今:时常,经常。 《五人墓碑记》 35.吾社之行为士先者古:行,品行;为,成为。今: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 36.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古:党羽;今:个人,非公家的。 37.吴之民方痛心焉 古:痛恨;今:极端伤心。 38.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古:头颅,脑袋;今:指领导者。 39.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古:脸色; 今:颜料或染料等。 《登泰山记》 40.石苍黑色,多平方 古:平滑方正; 今:称一个数自乘。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梳理(第二册),标签:高三语文知识点大全,高三学习方法,http://www.kgf8.com

    《伶官传序》

    28.岂非人事哉 古:人力所及之事;今:指有关人员录用管理等事宜。

    29.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古:属官,下属; 今:做某种事。

    《石钟山记》

    30.空中而多窍 古:中间是空的;今:天空上。

    31.自以为得其实 古:那事情的真相;今:实际上。

    32.与向之噌咳者相应 古:先前; 今:方向,相对。

    《项脊轩志》

    33.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古:一丈见方;今:寺院主持。

    34.墙往往而是 古:处处;今:时常,经常。

    《五人墓碑记》

    35.吾社之行为士先者古:行,品行;为,成为。今: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

    36.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古:党羽;今:个人,非公家的。

    37.吴之民方痛心焉 古:痛恨;今:极端伤心。

    38.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古:头颅,脑袋;今:指领导者。

    39.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古:脸色; 今:颜料或染料等。

    《登泰山记》

    40.石苍黑色,多平方 古:平滑方正; 今:称一个数自乘。 www.kgf8.com

    常见实词归类

    《谏太宗十思疏》

    l.信 ①信者效其忠 (诚实) ②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

    ③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信用) ④忌不自信(相信)

    2.求①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追求)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 ③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请求) ④不求闻达于诸侯(追求,要求)

    3.治 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治理) 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治) ③不效则治臣之罪(惩治)《滕王阁序》

    4.尽 ①宾主尽东南之美(全,都) ②潦水尽而寒潭清 (没,干) ③则智者尽其谋(全部用出) ④聊乘化以归尽 (完,尽头)

    5 属 ①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属于,是)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③在骨髓,司命之所属(在)

    6 即 ①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依附) ②胡天八月即飞雪(就) ③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则)

    《师说》

    7.传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 ②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8.师 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老师)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从师)③吾师道也(学习) ④师必退 (军队)

    9.从 ①从惑而不从师(跟随)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自)

    《阿房宫赋》

    10一 .①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数词) ③黄鹤一去不复返 (一旦)

    ④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全,都)⑤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专一) ⑥合缔交,相与为一(一体)

    11.爱 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 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爱护) 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 ④晋陶渊明独爱菊(喜欢)

    12.取 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夺取)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③今入关,财物无所取(拿) ④留取丹心照汗青 (着,助词)

    13.族①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族) ②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类) ③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家族)

    《六国论》

    14.非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不是) ②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类)③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家族) ④谪戌之众,司》抗于九国之师也 (不,没有)

    15.得 ①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得到,获得) ②此言得之(适宜,得当,引申为正确)③诚不得已(能够,可以) ④君为我呼人,吾得兄事之(读dei必须,应当)

    16.势 ①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形势) ②其势弱于秦(势力,力量) ③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形状)

    《游褒禅山记》

    17.道 ①有碑扑道(道路)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张) ④何可胜道也哉(说,讲)⑤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18.盖  ①日初出大如车盖(车盖) 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承接上文表原因,可译为“因为”)

    ③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超过,胜过) ④盖其又深,则其至则吵矣(大概)

    19.文 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 ②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纹) ③属予作 文以记之(文章) ④文过饰非 (掩饰)

    《伶官传序》

    20.归 ①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归附,归依) ②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返回) ③知其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归还) ④若水之归下也 (归聚,汇聚) ⑤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返回)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高三语文知识点高三语文知识点大全,高三学习方法高中学习 - 高考学习 - 高三语文复习 - 高三语文知识点
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梳理(第二册)》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