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高分吧中小学教育高中学习高考学习高三语文复习高三语文知识点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阅读指导» 正文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阅读指导

[10-19 22:41:23]   来源:http://www.kgf8.com  高三语文知识点   阅读:8615

概要: 4.对本文评价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在盼望团聚的日子里,一家人各有不同的盘点日子的方式:狗娃捏小狗,数小狗;母亲喂鸡,数鸡蛋;父亲省馍馍,数馍馍。写得很有震撼力。 B.古人说,文似看山不喜平,这篇小说就是尺幅波澜的佳作,情节迷离跌宕多姿。 C.本文给人一种意境美,营造了一种氛围,一种独特的情趣,一种可感的温馨,读罢耐人寻味。 D.小说中不仅具有一家亲情的重笔描写,而且还有乡情友情的点染。 E.本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人物个性和细节描写都饱含深情,为读者展示一幅清新、朴实、纯真的亲情图;其次,还运用了比拟和象征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www.kgf8.com 附答案: 《槐树花真香》 1、作用:(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2)烘托宁静的气氛,为小女孩的思考创造条件;(3)暗示着“老奶奶”把一切都给了下一代,下一代的成长渗透着她的心血。(文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阅读指导,标签:高三语文知识点大全,高三学习方法,http://www.kgf8.com

    4.对本文评价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在盼望团聚的日子里,一家人各有不同的盘点日子的方式:狗娃捏小狗,数小狗;母亲喂鸡,数鸡蛋;父亲省馍馍,数馍馍。写得很有震撼力。

    B.古人说,文似看山不喜平,这篇小说就是尺幅波澜的佳作,情节迷离跌宕多姿。

    C.本文给人一种意境美,营造了一种氛围,一种独特的情趣,一种可感的温馨,读罢耐人寻味。

    D.小说中不仅具有一家亲情的重笔描写,而且还有乡情友情的点染。

    E.本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人物个性和细节描写都饱含深情,为读者展示一幅清新、朴实、纯真的亲情图;其次,还运用了比拟和象征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www.kgf8.com

    附答案:

    《槐树花真香》

    1、作用:(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2)烘托宁静的气氛,为小女孩的思考创造条件;(3)暗示着“老奶奶”把一切都给了下一代,下一代的成长渗透着她的心血。(文字可简约些)。

    2、作用:(1)表明“老奶奶”只是一个普通的山村妇女;(2)“老奶奶”为下一代献出了毕生精力,让读者从内心敬佩“老奶奶”。

    3、这句话一语双关:(1)如实地写出了落日的景象,与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相呼应;(2)暗示“老奶奶”的形象是高大的,她的精神“很红”,仍在指引人们的生活道路。

    4、CD

    《永远的蝴蝶》

    1.雨是全文的线索,贯穿全文始终;雨是悲剧的起因;雨是泪水和痛苦的象征;雨使全文笼罩阴冷凄凉的氛围。

    2.把樱子比喻成蝴蝶,一是蝴蝶是美的象征,樱子长得像蝴蝶一样的美;二是樱子的生命像蝴蝶那么短暂,蝴蝶的生命虽然结束了,但它将永远活在“我”的心里。

    3.加重了作品的悲剧色彩,使人哀痛欲绝。

    4. DE

    《扳着手指头数到十》

    1、“狗娃”:天真、幼稚、调皮、可爱、诚实、爱父母。“娘”:善良、勤俭、朴实。“爹”:充满亲情、乐于助人、朴实厚道、勤劳爱家等。「解析」这篇微型小说没有跃宕起伏的情节。只是靠几个细节来支撑整篇小说的构架,来抒写人间的真情。这三个人不同的性格特征,应从细节描写中分析出来。

    2、不行。因为这一句既表现了“爹”工作的艰苦环境环境,又为下文“爹”攒馒头回家作了伏笔,更突出了“俭朴和勤劳的性格。「解析」前面的描写为后面作铺垫,这在文学作品中是常见的。环境艰苦,日子艰难,”爹“这个朴实的劳动人民才会表现得如此勤俭。

    3、细节描写刻画了“狗娃”盼爹回家的急切心情,折射出了童心的幼稚和纯真,流露亲情方式不乏笨拙和顽皮。细节描写使狗娃的个性更鲜明,文章更富生活气息。「解析」狗娃盼爹回来的那份亲情、那颗童心写得很感人。他“偷偷将瓦匠和好的泥包了一疙瘩”,他用泥捏小狗计数时“隔个一天两天偷偷多捏一只放进去”,他招供“那个鸡蛋是我偷的”……几个“偷”字,让一个叫狗娃的孩子活灵活现地站到了读者面前,招人喜欢惹人爱,足以看出作者通过生动的细节表现人物情感和个性的功力。

    4、BE「解析」这篇微型小说情节十分单纯,谈不上“跌宕多姿”,故B项错。小说也没有运用象征等手法,E项的分析也不妥当。

上一页  [1] [2] [3] [4] 


Tag:高三语文知识点高三语文知识点大全,高三学习方法高中学习 - 高考学习 - 高三语文复习 - 高三语文知识点
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阅读指导》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