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高分吧中小学教育高中学习高考学习高三语文复习高三语文知识点高考知识:对现代文探究性阅读题概念的探讨» 正文

高考知识:对现代文探究性阅读题概念的探讨

[10-19 22:41:23]   来源:http://www.kgf8.com  高三语文知识点   阅读:8733

概要: 3.示例:离开故乡时,对久居的故乡产生厌倦之情,向往远方,志在四方,希望走出故乡求得发展;回故乡时,尝尽了身处远方的酸甜苦辣、世态炎凉的滋味后,深感亲情贵如黄金,明白了什么都赶不上山亲水亲有亲人的故乡。 (二)1.因为在车站,父子俩得到了沟通,父亲终于理解了儿子的内心世界,自己也在这种理解中得到了解脱,因此,虽然儿子最终还是走了,但他还是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 2.(1)有艺术价值。“父亲”不理会儿子只是一只“蚂蚁”,也不理解儿子并不想做“火车”的思想,强迫儿子做“火车”。在当今社会里,也有不少“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与子女缺乏沟通,强子女之所难。“父亲”这一形象,应是当前社会这一现象的概括,具有一定的现实针对性,因此是有艺术价值的。 (2)没有艺术价值。“父亲”由对儿子的不理解到理解的这一转变太突兀,也缺乏现实的依据;而且,最后容许儿子出

高考知识:对现代文探究性阅读题概念的探讨,标签:高三语文知识点大全,高三学习方法,http://www.kgf8.com

    3.示例:离开故乡时,对久居的故乡产生厌倦之情,向往远方,志在四方,希望走出故乡求得发展;回故乡时,尝尽了身处远方的酸甜苦辣、世态炎凉的滋味后,深感亲情贵如黄金,明白了什么都赶不上山亲水亲有亲人的故乡。

    (二)1.因为在车站,父子俩得到了沟通,父亲终于理解了儿子的内心世界,自己也在这种理解中得到了解脱,因此,虽然儿子最终还是走了,但他还是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

    2.(1)有艺术价值。“父亲”不理会儿子只是一只“蚂蚁”,也不理解儿子并不想做“火车”的思想,强迫儿子做“火车”。在当今社会里,也有不少“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与子女缺乏沟通,强子女之所难。“父亲”这一形象,应是当前社会这一现象的概括,具有一定的现实针对性,因此是有艺术价值的。

    (2)没有艺术价值。“父亲”由对儿子的不理解到理解的这一转变太突兀,也缺乏现实的依据;而且,最后容许儿子出走的做法,既缺乏现实的普遍性,也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父亲”这一形象没有艺术价值。

    3.(1)对父子分歧的看法 ①世界上,不可能人人都做“火车”,有些人只能做“蚂蚁”;如果家长强迫只能做“蚂蚁”的子女去做“火车”,最终只会导致父母与子女之间产生隔阂,并影响子女的健康成长。

    ②“蚂蚁”不应自暴自弃,“成功是百分之一的天赋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只要努力,任何“蚂蚁”也可以成为“火车”。

    (2)对结局安排的看法①赞同。父母应该理解子女,既然儿子不能成为、也不想做“火车”,那就应该让他自己作出选择。②不赞同。虽然父母并不理解儿子,但子女又何尝理解父母的苦心?何况采取“出走”的做法并不值得提倡。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Tag:高三语文知识点高三语文知识点大全,高三学习方法高中学习 - 高考学习 - 高三语文复习 - 高三语文知识点
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考知识:对现代文探究性阅读题概念的探讨》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