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高分吧中小学教育高中学习高考学习高三语文复习高三语文知识点高考语文知识点讲解:32个文言虚词详解» 正文

高考语文知识点讲解:32个文言虚词详解

[10-19 22:41:23]   来源:http://www.kgf8.com  高三语文知识点   阅读:8550

概要:10、放在时间词之后,表示停顿,起调整音节作用。例:①近者奉辞伐罪。②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11、放在陈述句末,表示陈述结束。例:①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②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十二、之1、他,她,它(们)。例:①人皆吊之。(之:他,指上文善术者)②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之:它,指狼)③然之。(之:它,指上文李的话)④彼竭我盈,故克之。(之:他们,指齐军)⑤我见相如,必辱之。(之:他,指相如)2、的。例:①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3、往,到……去。例:①如欲之南海,何如?(《为学》)②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③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4、这,此。例: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本义项指后一个“之”)②郯子之,其贤不及孔子。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5、作宾语前置的标志。例: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6、

高考语文知识点讲解:32个文言虚词详解,标签:高三语文知识点大全,高三学习方法,http://www.kgf8.com

  10、放在时间词之后,表示停顿,起调整音节作用。例:①近者奉辞伐罪。②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11、放在陈述句末,表示陈述结束。例:①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②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三十二、之

  1、他,她,它(们)。例:①人皆吊之。(之:他,指上文善术者)②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之:它,指狼)③然之。(之:它,指上文李的话)④彼竭我盈,故克之。(之:他们,指齐军)⑤我见相如,必辱之。(之:他,指相如)

  2、的。例:①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往,到……去。例:①如欲之南海,何如?(《为学》)②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③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4、这,此。例: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本义项指后一个“之”)②郯子之,其贤不及孔子。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5、作宾语前置的标志。例: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6、我。例:①君将哀而生之乎?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③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7、调整音节,无实义。例: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8、用在主谓结构中,表示了消句子独立性。例: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②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9、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例:①云之崔嵬。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10、向。例:然后驱而之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Tag:高三语文知识点高三语文知识点大全,高三学习方法高中学习 - 高考学习 - 高三语文复习 - 高三语文知识点
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考语文知识点讲解:32个文言虚词详解》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