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教学当然也就离不开实验。正如"物理课程标准"所规定或建议的,尤其是演示实验在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课堂演示实验,是在课堂上主要由教师操作,并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帮助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以达到一定教学目的的实验教学方式。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在观察、形象思维等方面的科学思维能力。教师把握好演示实验,不但有利于传授知识,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优良的认知品格。尽管如此,演示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演示实验的数量与教学效果的关系,演示实验的着重点放在何处等。 一、演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综述起来,笔者认为课堂演示实验存有下列一些问题:(1)老师做,学生看;老师忙,学生乱;(2)学生出于好奇想动仪器而未果,师生相互抵触;(3")耍把戏,变魔术",脱离教学目的和内容;(4)教师仅把演示实验看作是对物理知识的验证,而没有注意要对学生在观察、分析等能力方面的培养",只演示,不探讨"。二、演示实验的数量与教学效果的分析及建议总的说来,演示实验的数量或多或少,
物理演示实验和课堂教学,标签:高一物理教学资源大全,高中物理学习方法,http://www.kgf8.com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教学当然也就离不开实验。正如"物理课程标准"所规定或建议的,尤其是演示实验在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课堂演示实验,是在课堂上主要由教师操作,并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帮助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以达到一定教学目的的实验教学方式。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在观察、形象思维等方面的科学思维能力。教师把握好演示实验,不但有利于传授知识,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优良的认知品格。尽管如此,演示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演示实验的数量与教学效果的关系,演示实验的着重点放在何处等。
一、演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综述起来,笔者认为课堂演示实验存有下列一些问题:(1)老师做,学生看;老师忙,学生乱;(2)学生出于好奇想动仪器而未果,师生相互抵触;(3")耍把戏,变魔术",脱离教学目的和内容;(4)教师仅把演示实验看作是对物理知识的验证,而没有注意要对学生在观察、分析等能力方面的培养",只演示,不探讨"。
二、演示实验的数量与教学效果的分析及建议
总的说来,演示实验的数量或多或少,没有概而全的标准,主要还得由章节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确定。有些概念或规律是从大量的物理现象中归纳出来的,那就要设计和准备多个实验来阐述同一个教学内容,并要有顺序、有层次地呈现出来,通过分析和推理,建立概念或归纳规律。有的概念,精选一个最能说明问题的演示实验就好,但在实验中,要着眼于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大气压强看不见、摸不着,初中学生觉得抽象。如果不用大量的实验从多层次、多角度来呈现,学生是难以接受和理解的,那就更谈不上应用。笔者认为,首先列举生活中的一些大家非常熟悉又无法得到合理解释的现象,如自来水的形成,抽水泵的实际扬程总有一个限度,引起学生认知矛盾;接着做演示实验,如橡皮挂衣钩、马德堡半球实验、鸡蛋被吸进玻璃瓶(从瓶中取出鸡蛋也是一个很好的实验)等。在接触这类抽象概念时,教师如果提供较多的感性材料(真实的生活情景化的文本,来源于生活中的实验等),学生就能够更快、更深地理解这些概念。高中生学习大气压强时就得有从实验现象到抽象思维的过程,是更高的层次。
正如教材所示,小铁球冲击秤盘和雨滴击打伞面就是很好的演示实验,再从微观层面上类比,帮助理解大气压强。在教学中,教师应精选出典型的演示实验,把教学的重难点直观化,让学生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来建立物理概念,搭建"脚手架",循序渐进。如速度公式v=v0+at是从加速度的定义式中演化而来,教师如果利用气垫导轨做实验去探究公式的话,学生便会很容易地掌握这一公式。又如弹力,学生不仅要知道弹力的大小和方向,而且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这当然比以前的知识抽象,难度更大。那么如何促使知识的直观化呢?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考虑学生的认知,在课堂上呈现弹簧伸长与压缩两个状态,分析弹力产生的原因和方向,再演示其他物体发生形变产生弹力的原因和方向,特别是微小形变的实验。最后得出,物体之间接触并产生挤压,必然会产生形变。整个教学过程用旧知识和演示实验促进新概念的形成和巩固。
三、物理演示实验的演示思路和策略
www.kgf8.com
1.演示思路探讨
中学生学习物理有其个性特征,教师在实验演示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实验现象和过程,启发学生认真思考并进行推理分析,并引导他们进行建立概念或总结规律。除此之外,还需注重学生在观察、分析、概括等能力上的培养,并在提高学生的物理演示实验和课堂教学科学素养上下工夫。如"自感现象"的教学,可采用"引导性的演示实验(暴露问题)——分析——断电时自感现象的演示实验——进一步分析——再实验(把断电时自感现象的演示实验再演示一遍)"的程序施教。针对学生不正确的观念,教师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还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并采用"实验——分析——实验"的教学法,有的放矢地加以纠正。在解决实际问题如"怎样将陷入泥坑的汽车拉起来"这类问题时,单从理论分析,学生实难理解。教师在演示实验和实验分析的基础上,也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相关实验,他们有更深的体会,问题也就比较容易解决了".合力总是比分力大,分力总比合力小"的观念也能摒弃。这就是:教师先在某种情境下通过演示实验得出结论;再设置不同情境,从不同角度加以验证;并要求学生参与进来,消除疑惑并加深理解和体会,相信知识,才能更好地应用。有时学生非得自己再做一做实验,总结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或归纳规律。这些内容采用"实验——分析——再实验——再分析"的教学程序,不仅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还阐明科学知识的普遍性。但是要注意的是,演示实验应该选取有代表性的、典型性的实验来做。比如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探究实验和电磁感应实验教学就可按这个思路进行教学。还有,物理规律的教学也要尽可能的从演示实验出发,在师生互动(如共同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等)中,获取知识。例如初中的"欧姆定律",不能一股脑儿地把所有的实验装置都拿出来,而是先让学生猜想相关因素,然后用"控制变量法"来进行实验研究。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了解概念、规律的由来和理解其内涵与外延。
2.演示实验的策略
演示实验和科学研究是有差别的。科学研究是在拿到原始的材料以后,针对出现的问题,忽略次要矛盾并抓住主要矛盾,然后构建物理模型,建立物理规律。物理教学是建立在观察、实验及理论分析之上的,重演久已成熟的知识。演示实验和科学研究尽管本质上有许多共性,但实验目的、内容、形式上却不尽相同。它在时间上是短暂的并且要求迅速地把现象重演出来,在教学中除了要求获取知识,把科学研究方法呈现出来也是极其重要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