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4、阅读课。采取开放性阅读和指导性阅读相结合的方式。开放性阅读一般放在自习课上,随便阅读,但为了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必须要求学生带着任务阅读,比如设计阅读信息反馈卡让学生填写,或概括内容,或介绍人物,或写出读书笔记,或进行文章评价。指导性阅读放在正课上。每周一般要有两三篇典型的阅读文章印发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选文可以按照阅读训练的内容分类,也可以按照阅读训练的重点分类。不必在每次指导阅读时,都将理解分析、归纳概括、赏析评价几种能力一起训练,也不必每次训练既有记叙文又有议论文、散文,要重点突出,能力集中。 5、写作课。写作课也有开放性写作和指导性写作。开放性写作要求学建立周记或随笔本,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一般是对生活的感悟。每周收阅一次,可不加批语,但必须浏览,从中选出三五篇优秀周记下发读一读,以激励学生的兴趣。指导性写作要求教师进行科学合理的训练。作文批改和讲评要采取灵活的方式,把教师从繁重的效果不大的全批全改中解放出来。每个月要有重点的全批全改一次作文,另外的作文可以采取集体批阅修改和互相批阅的方式。把学生的作文选出上中下三类各两三篇,
2017届高考语文总复习全攻方略之预案篇,标签:高三语文知识点大全,高三学习方法,http://www.kgf8.com4、阅读课。采取开放性阅读和指导性阅读相结合的方式。开放性阅读一般放在自习课上,随便阅读,但为了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必须要求学生带着任务阅读,比如设计阅读信息反馈卡让学生填写,或概括内容,或介绍人物,或写出读书笔记,或进行文章评价。指导性阅读放在正课上。每周一般要有两三篇典型的阅读文章印发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选文可以按照阅读训练的内容分类,也可以按照阅读训练的重点分类。不必在每次指导阅读时,都将理解分析、归纳概括、赏析评价几种能力一起训练,也不必每次训练既有记叙文又有议论文、散文,要重点突出,能力集中。
5、写作课。写作课也有开放性写作和指导性写作。开放性写作要求学建立周记或随笔本,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一般是对生活的感悟。每周收阅一次,可不加批语,但必须浏览,从中选出三五篇优秀周记下发读一读,以激励学生的兴趣。指导性写作要求教师进行科学合理的训练。作文批改和讲评要采取灵活的方式,把教师从繁重的效果不大的全批全改中解放出来。每个月要有重点的全批全改一次作文,另外的作文可以采取集体批阅修改和互相批阅的方式。把学生的作文选出上中下三类各两三篇,然后印发给学生,讲评课分四步走。第一步,让学生把这些文章读一遍,将他们分成上中下三类。第二步,让多个学生谈自己的见解,陈述自己为什么这样分类,优秀作文好在哪里,差作文差在哪里。第三步,在大部分学生对作文评价分类达成共识的前提下,讨论如何将中等和差等的作文改成优秀作文或相对优秀的作文。第四步,让学生从中选定一篇,做修改尝试。 www.kgf8.com
08年高考教训之一二
1.教材和考点的关系
在语文复习备考中,我们发现很多老师不能充分利用教材,只把目光盯在考点上,轻教材,重考点的思想观念普遍存在,教材不熟悉,课文内容空白,不能利用教材建立知识体系,对渗透在教材中的知识点挖掘不出来,积累不到位。舍本逐末,弃源追流,费时耗力效果差。在复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不愿回归教材,宁可多做题,做对了津津乐道,喜形于色,自以为语音过关;做错了根据答案更正,自以为语音太麻烦,基本识记的欠缺导致复习中只能就题论题,当时会做,过后遗忘,会的依旧会,错的照旧错。复课效果事倍功半。
2.阅读和表达的关系:
这是高三语文备考中又涉及的一组矛盾,学生在复习实际中往往重阅读理解,轻文字表达。高考作为一种应试形式,有规范的程式。在常规教学中,由于语文学科的弹性较大,基础年级的教学缺乏高考所要求的规范、严密。文章读懂了,但对问题的表述纰漏百出,词不达意,不通顺,随意性强,导致考试失分。这个矛盾集中体现在语文的主观性考题中。
先说古文翻译。一般来说,学生对史传性文章的大意基本能明白,然而具体到单个句子的翻译,却无法下手,或者大意准确,但不能得全分,就是因为表达不准确,不规范,不严格。高考文言文翻译要求直译,尽可能字字落实,重要的语法现象要按固定的格式翻译。由于平常只注意阅读,认为理解文章就行,文字表述训练不到位,意译严重脱离原意,得分率不高。
再说古诗鉴赏。对理解古诗的内容大意,把握它的情感基调,感受作者的思想主旨这些方面通过教材的学习基本可以解决,但要具体地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却难度很大,问题依旧不在阅读理解而在表达。一是缺乏条理,二是不懂格式,三是用语不够准确,四是不看题干要求,五是空泛不联系诗句,大而无当。
现代文阅读一直得分率极低,除却阅读的问题外,又是因为表达不到位,答案要么照抄原文,要么脱离文本做答案,完全主观臆测,想当然,忽略应试的规范性、严谨性,平日养成的随意性表述严重地制约高考现代文简答题的得分率。 www.kgf8.com
09年高考备考思路及计划
一、在借鉴07年高考经验的基础上,也吸取其教训。
针对其两条教训,我们将做以下改进:
1、针对第一问题,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加强以教材为中心的基础教学,增强知识点的梳理,在梳理的同时进行课外迁移,加强背诵检查,加强文言文实词虚词句式的理解记忆;对教材通过单元和具体篇目所渗透的知识点务必要形成类似考点似的网络,建立系统,训练整体把握的思维方法;教材中的字词积累要持续而且要准确,不能似是而非。总之,教材和考点并重,教材掌握的程度通过考点检测、考点设置体现教材意图,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托。我们如果抓住教材的精华,再结合考纲的要求,成绩就会稳步提高。
2、针对第二个问题,我们认为在高三的备考中一定要加强表述的训练,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解的层面,而是要在内化的基础上,学会严谨而规范的表述,使文字和思维真正统一。
二、复习备考的几点措施:
1、强化合作意识。 做到精诚团结,艰难与共。做到六个统一。 ①统一资料。 ②统一教学安排; ③统一教学内容。 ④统一教学方法。 ⑤统一教学时间。 ⑥统一教学检测。要分工合作,坚持做好三项常规工作。轮流负责,每周编一期《读书时间》,为学生提供最新的写作素材;每次作文训练后,编一期《范文集》,为学生提供作文范例;每周一次集体备课,研究复习备考发现的新问题,交流复习备考经验。
2、 注重备考研究。要研究《高中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尤其要研究《考试说明》中所列的考项,要明确目标,逐项对照,务求落实;对《考试说明》中新修订的内容,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明确复习目标,调整总复习的训练思路。要研究学生学习规律、心理、知识结构,研究教法学法。把准考点,理清知识点,找准教与考、教与学的结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