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高分吧中小学教育高中学习高考学习高三语文复习高三语文复习指导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题» 正文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题

[10-19 22:41:23]   来源:http://www.kgf8.com  高三语文复习指导   阅读:8691

概要:我是按约定于9月底的一个阴雨天拜访她的。下午3时许,我在一幢连排式的房子前按响了门铃。穿红裙蓝衣的莱辛下楼开门,把我领上楼上的客厅。客厅里有一台老式的电视机,电视机上是一套音响,搁电视机的架子塞满了书。与电视机平行的墙壁上有两个一米左右高的书架,靠里的一个比另一个高了几厘米,也宽了几厘米。书架肚子里满满当当的都是书,书架顶上又摞着四大叠书,每一叠差不多都有半米高。女主人示意我在电视机斜对面的沙发上坐下,热情地招待我喝咖啡,吃糕点。她自己落座在电视机旁的一张椅子上。这个客厅给人总的印象是不那么整洁:沙发坐垫上就散落着报纸一类的杂物,女主人坐的椅子背后还有书刊一类的东西不整齐地堆放着。但在这不整洁中透露出一种随和,当我自己动手挪开一张报纸在沙发上落座时,同时也挪去了按门铃前一直挥之不去的紧张与忐忑。这种随和、适意的氛围的营造者此刻就与我面对面坐着,说话时目光紧紧盯着你,但那里面所透露的不是居高临下的轻慢,也不是咄咄逼人的威严,而是朋友间促膝交谈时的专注,邻里间闲聊时的亲近与随和。我们的谈话就在这样的气氛中展开。我首先向她介绍了自己的文化背景,介绍了“上有天堂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题,标签:高三语文复习指导大全,高三学习方法,http://www.kgf8.com

  我是按约定于9月底的一个阴雨天拜访她的。下午3时许,我在一幢连排式的房子前按响了门铃。穿红裙蓝衣的莱辛下楼开门,把我领上楼上的客厅。客厅里有一台老式的电视机,电视机上是一套音响,搁电视机的架子塞满了书。与电视机平行的墙壁上有两个一米左右高的书架,靠里的一个比另一个高了几厘米,也宽了几厘米。书架肚子里满满当当的都是书,书架顶上又摞着四大叠书,每一叠差不多都有半米高。女主人示意我在电视机斜对面的沙发上坐下,热情地招待我喝咖啡,吃糕点。她自己落座在电视机旁的一张椅子上。

  这个客厅给人总的印象是不那么整洁:沙发坐垫上就散落着报纸一类的杂物,女主人坐的椅子背后还有书刊一类的东西不整齐地堆放着。但在这不整洁中透露出一种随和,当我自己动手挪开一张报纸在沙发上落座时,同时也挪去了按门铃前一直挥之不去的紧张与忐忑。这种随和、适意的氛围的营造者此刻就与我面对面坐着,说话时目光紧紧盯着你,但那里面所透露的不是居高临下的轻慢,也不是咄咄逼人的威严,而是朋友间促膝交谈时的专注,邻里间闲聊时的亲近与随和。

  我们的谈话就在这样的气氛中展开。我首先向她介绍了自己的文化背景,介绍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景。当我说到自己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农家子弟时,她马上接口说:“我也是个农民的女儿啊。”那说话的口气就好像在异乡遇见走失的同道,在语言不通的陌生人中间碰到了语言相通的人!

  接着我向她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情况,说到了古英语与《贝奥武甫》。我们的话题自然而然引向了诺贝尔文学奖这个标志性的文学桂冠的未来归属。我真诚地对她说:像她这样的文学大家应该拥有这个荣耀了。她对我说:她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已有12年。说这话时,她并没有掩饰自己对这个奖项的渴望与屡屡落选的无奈之情。

  当然,作为《金色笔记》的中文译者之一,我没有忘记此次拜访的目的:于是再次提出为中文版的《金色笔记》写序的事。她明确地答复我,这个序她不便写:一个原因是她不懂中文,无法对译文下这样那样的断语;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金色笔记》在中国已经有一个译本了。她说1993年去过北京,当时陪同的翻译告诉她: 《金色笔记》的中译本一出版就印了8万册。我耐心地向她解释:在改革开放以前,我们没有加入国际版权组织,翻译都很随便。现在我们走上正规了,不会再有盗版一类的事。我还说,盗版能扩大你在中国的影响,这也是好事啊。她笑笑说:她并不计较这种事,只是不满意随便改动书名:因为The Goden Notebook是小说整体的组成部分。

  谈了上述一些话,时间不知不觉间已溜走一个半小时左右。虽然没有规定过谈话的时限,我觉得也该起身告辞了。为使这次拜访留下珍贵的纪念,我问她是否可以合个影。 “Why not”她爽快地说。照完相后,莱辛则回书房拿来5本她写的小说,一本本签上名,送给我。得到她亲笔签名的书,我真的很激动。随后她还递过两张价值30英镑左右的购书券,嘱我自己去书店买希尼译的《贝奥武甫》。

  得知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我比谁都高兴。这两天许多媒体来采访我,因为译了她的《金色笔记》,我成了莱辛在中国的代言人了。他们不断地问我莱辛个子有多高,拜访她时穿什么衣服,招待我喝茶还是咖啡等等一些问题。我想我回答这些问题需要耐心,而莱辛现在面对的媒体比我所面对的不知要多多少,她就更需要耐心了。

  (本文作者是《金色笔记》译者,节选自《新民周刊》)

  注:①多丽丝·莱辛,英国著名作家,获得200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19.文章开头用什么手法来写多丽丝·莱辛是一个平易近人的人?其作用是什么?(4分)

  20.作者拜访多丽丝·莱辛时,详细地叙写了她客厅内的摆设和给人的印象,其用意是什么?(4分)

  21.文中说“在语言不通的陌生人中间碰到了语言相通的人”,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4分)

  22.作者在文中凸现了多丽丝·莱辛哪些值得人们尊重和学习的优秀品质?请简要概括(至少四点)(6分)

  第十套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尘封化石揭秘现代人身世

  大部分人都相信自己的祖先来自非洲——10万年前的某一天,这些现代人走出自己的“摇篮”,形成了今天的人类。然而这一切到底发生在什么时间一直存在巨大的争论。如今,根据一具古老的头骨化石,研究人员得到了新的数据,这无疑为研究现代人何时走出非洲以及去向何方提供了新的线索。

  对于现代人的祖先究竟是在10万年前走出非洲还是仅仅在5万年前才离“家”出走,遗传学者和古人类学者一直抱有不同的观点。尽管最近完成的一些遗传学研究均支持后一种观点,然而有关这一假设的化石证据却鲜有发现。古人类学家在这一时期最有可能的现代人发源地——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并没有找到任何有价值的化石记录。

  因此,科学家们不得不从已有的一些化石入手——一具在南非博物馆尘封50余载的人类头骨化石成为他们的首选。由美国纽约州Stony Brook大学古人类学家Frederick Grine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重新分析了这具头骨。1952年,人们在南非Hofmeyr附近干涸的河床中发现了这具头骨化石。由于最初试图确定这具化石的生存年代没有成功,关于他的“年龄”和身份一直是个未解之谜。一些研究人员相信,其生存年代不应早于10万年。

  研究小组在最新出版的《科学》杂志上报告说,利用艺术级的光学受激发光和铀系测年技术,他们确定这具头骨的年代约为36000年。尽管研究人员无法利用放射性碳对其骨骼进行年代测定,但他们对覆盖在头骨穹窿内部的水泥状碳酸盐进行了测年。两项不同的测试表明,这具化石在被掩埋后不久便出现了土壤沉积。

  更多的分析显示,与距今10万年前生活在非洲或欧洲的古人类相比,这具头骨看起来更像大约36000年前生活在欧洲和亚洲的现代人。这一研究成果表明,Hofmeyr的头骨更接近于最初登陆欧洲和亚洲的现代人,而他们都是来自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古人类的后裔。这项研究同时还提供了第一个化石证据,表明现代人的祖先是在“最近”才离开非洲的。Grine表示:“如果这些古人类走出非洲的时间大大后移,那么你可能会想,当时的欧洲人看起来应该与非洲人非常相像。”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Tag:高三语文复习指导高三语文复习指导大全,高三学习方法高中学习 - 高考学习 - 高三语文复习 - 高三语文复习指导
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题》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