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高分吧中小学教育高中学习高考学习高三语文复习高三语文教学资源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散文鉴赏技巧» 正文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散文鉴赏技巧

[02-15 22:56:58]   来源:http://www.kgf8.com  高三语文教学资源   阅读:8555

概要:四川卷《焰火的变奏》14题:作者写象征喜庆的焰火,为什么要以平静的湖水写起?答案是这样的:反衬了随后施放的焰火的热闹;湖水的平静又与焰火的热闹相结合,共同表达了对世界和平、安宁、美好生活的肯定。五、开放性试题1、分析评价类试题此类试题要求考生对文章的写法及内容进行分析评价,属于创造性思维范畴,既要熟读文本,又要熟悉课文,以课文为依托,找出相关记忆,如重庆卷《告别三峡》文章第三段中写三峡移民告别时“相拥而泣”,临行前“磕头祭拜”,第四段又写“中国人固守家园,终老一生的传统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这样写是否矛盾?要回答这个内容,我们都应想到汪曾祺的《胡同文化》中所书法的感情。还比如北京卷《湿湿的思念》,写的是:沈从文在一条长达千里的沅水上生活了一辈子,鉴赏此文就要想到沈从文写的《边城》,想到沈从文这个人。那么此题就不难理解了。2007湖南卷《忆刘半农君》里有个新题型,从下列角度中任选一个,写300字左右的赏析文字:①简析本文人物形象的表现艺术,②简析本文的主要修辞手法,③简析本文的结构特征。2006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散文鉴赏技巧,标签:高三语文教学资源大全,高三学习方法,http://www.kgf8.com

  四川卷《焰火的变奏》14题:作者写象征喜庆的焰火,为什么要以平静的湖水写起?答案是这样的:反衬了随后施放的焰火的热闹;湖水的平静又与焰火的热闹相结合,共同表达了对世界和平、安宁、美好生活的肯定。

  五、开放性试题

  1、分析评价类试题

  此类试题要求考生对文章的写法及内容进行分析评价,属于创造性思维范畴,既要熟读文本,又要熟悉课文,以课文为依托,找出相关记忆,如重庆卷《告别三峡》文章第三段中写三峡移民告别时“相拥而泣”,临行前“磕头祭拜”,第四段又写“中国人固守家园,终老一生的传统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这样写是否矛盾?要回答这个内容,我们都应想到汪曾祺的《胡同文化》中所书法的感情。还比如北京卷《湿湿的思念》,写的是:沈从文在一条长达千里的沅水上生活了一辈子,鉴赏此文就要想到沈从文写的《边城》,想到沈从文这个人。那么此题就不难理解了。

  2007湖南卷《忆刘半农君》里有个新题型,从下列角度中任选一个,写300字左右的赏析文字:①简析本文人物形象的表现艺术,②简析本文的主要修辞手法,③简析本文的结构特征。2006昏暗卷《在山阴道上》也有这样的小论文。这些题目是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这就要求考生首先应熟悉高中课文中学过的表达技巧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本文的实际内容进行恰当的较为深入的分析。赏析时,考上应扣住文章表达方面的要点,既可做比较全面而概括的赏析,也可就某一突出特点做比较深入具体的赏析。只要言之有理,并能叙议结合,都是符合要求的。

  2、认识理解类

  此类试题要求考生真对某个话题或与文本相关的某一生活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如山东卷《梦碎雅典》文后第22题,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她的世界百米冠军梦虽然没有实现,但在世人心中,奥蒂何尝不是英雄!”请结合奥林匹克精神谈谈你的认识。我校考的交流卷成都市2008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检测题《生命的暗示》有这样一题,作者在文中说:“生命的价值究竟应以何种形式做何种转化,对于这个千古之谜,一个人有一千种回答。”对此,你会作出怎样的回答?解答这类题时,一般要用第一人称,可以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然后再谈理由,要摆事实、讲道理,如果题目有相关要求,还应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要做大看法明确,举例恰当,表述清楚,言之有理。

  六、答题原则

  1、忠实于题干

  题干包含了题目的要求和一些答题的信息,隐含了表述的范文、角度和表达方式,审清题干是做好阅读题的前提。

  2、忠实于原文

  现代文阅读题的答案在原文之中,即使有些题目找不到原词句组成答案,也要弄痛语境,得其要旨,不能自由生发,凭空去想。

  另外要注意的是作答时不能找描写或比喻、拟人的句子作文暗暗。因为这种语言的表意是间接的甚至是模糊的,不能直接准确地回答问题。概括要点时,要尽量分条作答,看分答点(当然多多益善),一般4分至少2分,6分至少3分,一定要分条陈述,1点,2点,3点……动笔前一定要组织好语言,看清字数要求等,应在草稿纸上斟酌后再往试卷上誊写。

  散文是人类真我的袒露,是人类生命的一个精神家园,,解读散文就是解读品味人类自身。创作者为呈现自我而精心构建文本,解读者为寻找自我而努力破译文本,对文本进行再创作。因而创作有创作的规律,解读也有解读的规律,把握好以上这些规律,对于解题是大有裨益的。当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有更大的进步,必须不断地做题,在答题中悟出真理。

上一页  [1] [2] 


Tag:高三语文教学资源高三语文教学资源大全,高三学习方法高中学习 - 高考学习 - 高三语文复习 - 高三语文教学资源
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散文鉴赏技巧》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