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1.这部分内容可以用2课时进行教学。2.主题图的教学。教材第85页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出质量单位的。教学时,教师可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地方用到“克”和“千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克和千克的认识。认识质量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能够在实际中应用。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通过掂一掂、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1克、1千克大约有多重,从而初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观念。(1)教学克时,教师要准备一个2分硬币,一些大豆、图钉、乒乓球等实物,或其他能表现1克有多重的实物。同时还应要求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2分硬币。教学时,主要是通过多让学生看一看、掂一掂、称一称,以增加学生对“克”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形成克的观念。(2)教学千克时,教师要准备一些重1千克的物体,如1袋重1千克的盐,让学生亲自掂一掂,来感知1千克有多重,帮助学生形成千克的观念。为了使学生对1千克有较深的印象,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哪些物品大约重1千克。(3)教学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时,教师可以准备两
《克和千克》单元教学建议,标签:数学知识大全,http://www.kgf8.com
1.这部分内容可以用2课时进行教学。
2.主题图的教学。
教材第85页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出质量单位的。教学时,教师可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地方用到“克”和“千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克和千克的认识。
认识质量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能够在实际中应用。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通过掂一掂、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1克、1千克大约有多重,从而初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观念。
(1)教学克时,教师要准备一个2分硬币,一些大豆、图钉、乒乓球等实物,或其他能表现1克有多重的实物。同时还应要求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2分硬币。教学时,主要是通过多让学生看一看、掂一掂、称一称,以增加学生对“克”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形成克的观念。
(2)教学千克时,教师要准备一些重1千克的物体,如1袋重1千克的盐,让学生亲自掂一掂,来感知1千克有多重,帮助学生形成千克的观念。为了使学生对1千克有较深的印象,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哪些物品大约重1千克。
(3)教学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时,教师可以准备两袋各重500克的砂糖。1袋砂糖重500克,2袋砂糖正好是1000克。让学生把两袋砂糖放在1只手上掂一掂,增加对“千克”的感性认识,从而记住1千克=1000克。为了使学生比较具体地感知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教师还可以准备重1克、10克、100克和1000克的大米,让学生看一看、掂一掂。
4.认识常见的秤。
教材第86页介绍了一些常用的秤。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准备一些常用的秤,如天平、盘秤、电子秤、弹簧秤等,使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秤可以帮助我们知道物品的轻重。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在什么地方见到过这些秤,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再让学生认识这些工具,练习读取秤上的数值。但应注意不要要求过高,只要学生能读出整十、整百克和整千克就可以了。
5.解决问题。
教材第87页选择学生身边的事物,让学生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教学时,教师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生动有趣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让学生调查家里买的苹果和鸡蛋的质量和数量,并推算一下大约多少个苹果重1千克,大约多少个鸡蛋重1千克。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教材中所给的素材提出一些计算的问题。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加深对克和千克的理解。
6.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在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后,教师应给学生们提供先估测再实测的练习。如在教学教材第87页“做一做”中第2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活动。在小组内活动时,依次出示大家带来的物品,让每个学生都先估一估,记录下来,再选择合适的秤称一称,比较估测与实际测量所得结果的差别,从而不断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
Tag:二年级数学教学,数学知识大全,小学数学学科知识 - 二年级数学教学